fbpx

漁庫釣魚資訊網

海釣

海釣鱸魚!6大釣組和釣線的圖解

專門為各位釣魚人準備了——海釣鱸魚6大釣組和釣線的圖解,將從6大塊進行詳細的配圖說明。 一、釣魚之船釣鱸魚的釣組圖解 1.有水中漂的情況圖解 海釣鱸魚6大釣組和釣線的圖解 2.沒有漂的情況圖解 海釣鱸魚6大釣組和釣線的圖解 3.多鉤的情況圖解 海釣鱸魚6大釣組和釣線的圖解 二、釣魚之浮釣鱸魚的線組圖解 以下要所展示的線組較為完整,圖中的誘餌籠並不是非用不可。若線組並不在深水裡,則水中即為不能用。咬鉛的話,主要是為了平衡線組的承重與調整線組在水中的狀態。 海釣鱸魚6大釣組和釣線的圖解 將以上完整的線組進一步的簡化,如下圖中所示: 海釣鱸魚6大釣組和釣線的圖解 三、釣魚之沉底鱸魚釣組和釣線圖解 無需使用浮漂,把主線連結在3角轉環上,2個子線,一個連結魚鉤,另外一個連結鉛墜。 海釣鱸魚6大釣組和釣線的圖解 四、釣魚之岸釣和拖釣鱸魚的釣組圖解 海釣鱸魚6大釣組和釣線的圖解 五、釣魚之沙岸遠投鱸魚釣組圖解 海釣鱸魚6大釣組和釣線的圖解 六、釣魚之3角轉環連結圖解 將2個子線連結於3角轉環的上面。 延伸閱讀 金目鱸釣法與釣組分享

完整文章 »
溪釣

鱒魚竿類型概述

台灣路亞淡水魚種體型不大但也不算少數,例如像溪哥、馬口魚、捲仔、曲腰等等,而鱒魚竿對應這些魚種其實是頗為Match的,在台灣也算是小有市場,只不過日本鱒魚竿分類對於不懂日文的朋友來說,只能從規格去判斷「可能」適用的釣場,這情況下購買,吃苦的就是自己,此篇文章就是要跟大家分享簡單分辨鱒魚竿類型的方法。 鱒魚竿對應釣場大致只有兩大類,也就是管釣用(釣魚池)及野場用,野場又可細分為山溪、中小型河川、大型河川及湖泊甚至海水場等,所以野場鱒魚竿規格較為多樣化,要分辨適用釣場不難,以曾介紹過的Palms Egeria NATIVE 來說,官網內有附上各型號的適用環境解說,不懂日文也可從幾個關建字看出端倪,如溪、川、河、本流等,然後再與規格對應,就能知道各類野場的適用規格,以後不管看哪牌的鱒竿也都行得通。 何氏棘魞是台灣高人氣的溪釣魚種,著名釣點如秀姑巒溪、花蓮溪、水里溪、烏溪、頭前溪等屬中型河川~本流(Stream)等級,而本流用鱒魚竿基本上路亞荷重Max多為10 g 以上,長度也是從 6′ 起跳,所以要為上述釣場選購釣竿的話,個人就會傾向上述等級以上竿款。 而管釣鱒竿因其釣場環境水組低,釣場內的魚又普遍愛好小餌,為了兼具搏魚樂趣及小餌易拋的性能,造就管釣鱒竿把把都是超軟調,能夠負荷的路亞重多半在5g以下,且管釣鱒竿不將水流視為設計上的考量,所以在野場的實用性並不高,相信不少釣友購買管釣鱒竿不外乎是想釣馬口、溪哥這類小型溪魚,可其實野場鱒竿也是有低磅數型號可以選擇的。 然而市售的管釣鱒竿多半會標示出關鍵字「AREA」(也是怕消費者搞不清楚啦!),舉例來說像Palms Egeria Area Performance、TAPER&SHAPE Area area / Micro、Major Craft Troutino AREA FISHING series等都可以見到「AREA」字樣(就是這麼簡單!),這些都是管釣用鱒竿,不能說在台灣是毫無用武之地,但考慮到泛用性,就我個人而言比較沒興趣列入採購竿款當中 延伸閱讀 spoon 馬口魚 文章轉載自 路亞巴士

完整文章 »
海釣

難釣的魚之一 倒吊魚釣法!!

  釣倒吊方法 1.使用練餌,用麵粉及誘餌粉混在一起做成練餌來當餌,誘魚時也使用同樣的誘餌粉,若發現倒吊浮上來吃餌時不理它,就讓他魚越聚越多 浮上來的魚是不吃餌的,千萬別將線縮短,一樣使用沉底釣法 釣倒吊時使用沉底釣,鉛重依潮水而定,母線7號,子線8號,釣勾6-8號,8-10號子線大約半米半 打誘餌時定點打誘餌,魚餌貼近海底部,使用手感釣法,放下釣餌時倒吊不會馬上來吃餌,倒吊會先觀察是不是有陷阱, 所以要忍耐等個10-20分鐘再起竿看看有沒有餌 倒吊中餌時喜歡到出鑽往有珊瑚地方鑽,所以中魚時直接起竿,不要出線及撐住, <“直接跟他拼了”  直接用力的捲線就對了>這是重點 千萬不要出線及撐住要不然會被倒吊騙了 2.使用南極蝦釣法 釣倒吊時使用貼底釣法,鉛重依潮水而定,母線4-5號,子線8-10號,釣勾6-8號(鉤子越大越好) 咬鉛放在子線裡例如2錢的,就用2b咬鉛10顆,放在子線中,魚鉤鉤三尾南極蝦,貼在釣棚底部,中魚時魚訊很大,沒中魚時請輕拿釣竿以免掛底 浮標使用阿波1.0-2.0的,將釣餌貼底,浮標全浮起來,使南極蝦貼在底部不動,等魚來吃 大約要等10-20分鐘再起竿看看有沒有魚餌,南極蝦要整尾的千萬別剁碎 使用深沉的誘粉及一大塊的南極蝦大尾的混合誘魚,鉤子要勾上2到3 隻南極蝦,子線大約2-3米,或子線一支釣竿長度,以免魚鑽洞斷線 倒吊中餌時喜歡到出鑽往有珊瑚地方鑽,所以中魚時直接起竿,不要出線及撐住,直接跟他拼了直接用力的捲線就對了 千萬不要出線及撐住要不然會被倒吊騙了 3.墾丁倒吊最會吃餌時段大約在3到4月底,潮汐最好再剛退潮時風平浪靜時最會吃餌,潮汐到達最高點時前三後三是於最會就餌時段, 例如漲潮最高點為11:00,那往前推3小時就是退潮也就是14:00時海浪最風平浪靜了,而且潮流也停了,12:00-13:30這一段時間就是倒吊出來覓食的時候   海洋是大家共同的資源,請大家愛護將釣完的垃圾帶回家共同維護海洋資源,這樣魚兒才會再來,還有海洋是大家的不是屬於您一人的,近來常看 到釣魚人互相吵架, 原因是什麼呢,釣魚是看運氣跟看技巧,不是只屬於你個人的,外.岸礁可以作j為磯釣的沒幾顆,不要說你早到誰晚到,你不要 說我早到來這裡釣魚,這裡是屬於我的地方,你請離開,這是不對的,釣魚人應有的觀念及態度應該不是這樣的,釣魚是休閒,不論你釣多釣少,您的 耐心及心胸都看得出你一個人的心胸大小,大家心平氣和一起快樂的釣魚,一起保護海洋這不是很好嗎?   延伸閱讀 下雨天釣的到魚嗎? 文章轉載自 鴻賓休閒渡假旅館

完整文章 »
池釣

叼嘴鯽之底釣段差講解

底釣段差篇 隨著夏秋兩季熾熱的宙釣狀況接近尾聲時,我還想要抓住快節奏的宙釣感覺已經有些困難,這時魚群會游向更深的深水處等待過冬,魚兒食餌不再是整隻浮標下沉的視覺快感,取代的是微微的細膩頓點,魚訊不再持續不斷,而是須要用上集魚性更強的餌料來吸引它傭懶的回應,那麼把重量較輕的宙釣魚餌換上集魚性更強更重的底釣餌吧!開始迎接底釣段差的來臨。 底釣段差顧名思義就是底釣,而段差是指兩鈎距差別15CM以上達到70 -100C M之譜,上鈎為誘餌為了能鈎住較大顆的誘餌所以較大約鏽7-8號,下鈎為食餌為了能騙魚來啄食所以用較小約鏽1號的小小鈎,這裡介紹中華或中生 三米 左右深的水池, 寫,仕掛上組合為母線0.6,子線上鈎用0.25-0.3號線長約8 -10c m,下鈎用0.15-0.2號,線長約35cm左右,這是指Toray或V牌,如台製的線,母線0.4,子線上鈎0.2下鈎0.1,浮標搭配為11目數身7cm長,5.0或5.5mm的圓徑,更冷時浮標可以換上11目數身6cm長,5.0mm的圓徑,巴拉克誘餌可以用1杯司 一米 泡上一杯水+2杯媽哈+2杯新B+2杯底趴啦,食餌用感嘆1號+2感嘆加水,比例1:1:2,冬天感嘆的效用大約2小時,2小時過後感嘆容易癱軟所以約2小時調一泡,當你調整好線組時就可以作釣,上鉤鉤上適當的誘餌,下鉤為食餌感嘆,當你拋餌就定位時上方誘餌會把浮標下拉下至 一兩 目,此時浮標為因為上鉤誘餌的溶解而慢慢上浮,當達到第九目時表示,上鉤的誘餌已經飄散池底滿地,下鉤食餌感嘆從躺平慢慢的被上拉至觸底,此時釣組只剩下鉤貼底,其他懸吊在半空,而這種溶解的過程約10-15秒,當浮標下拉下至 一兩 目的行程時,有訊號要忍住別揚竿,這是魚撞誘餌的情形,此時開槍很容易巴到,魚會亂竄並衝散好不容易誘集的魚隻,等到浮標上浮至5-9目,這時有任何頓點都可以開槍,最標準是9目後的訊號,當魚少時可以把段差鉤距拉大,加大誘拐的範圍讓魚多更易搶食,當魚多時縮短段差鉤距,如此可以刪除過多的雜亂訊號。 玩底段必須注意以下幾個要點,可幫助提高中魚率:底釣段差也跟烏龍底釣一樣有很多要求,如靜水面不能有水波及水流水底平整等,如果把這種組合拉離底部而懸掛在水中間,就叫作『set』。 第一注意點-調標 進入釣場後先調標,把標尬在離底部越進越好,11目我們調整第9目,因為底段標它的最敏處為第9目,當然調幾目釣幾目看個人喜好。 第二注意點-測底 在母線上綁三顆擋豆,下鈎處鉤上測底器(用橡皮擦應該也可以)第一個擋豆做水平面的標示,第二三是固定浮標用,浮標要尬水平面,也就是說下鈎觸底時浮標頭要齊水平面,此時把標與母線拉齊,擋豆第一顆推至浮標頭,推擋豆前先用手在額頭或鼻頭卡點油,在母線上嚕一下母線才不會太澀,以免移擋豆時把母線搞斷,再用第一顆水平面擋豆做基準,把第二三顆帶浮標推至第九目,這就是要釣的水深,尬水面不能拋飽線,子線儘量在浮標位置處直直落下,如此線是垂直下貼地,如果拋飽線出去下鉤可能是躺在地上就不準了,測底時在你要做釣的前後左右四點測一下,可以測出底面平不平整,如果目數差太多可能考慮換一處底部較平整處,但是有個重點要注意當你測底調整好作釣約20-30分鐘後,調好9目的標一定會往下掉一至兩目,這不是浮標浸水而是浮標與線組在水中泡久後飽和的情形,所以我一定都會做第二次調整,一定要把標拉上來再測一次浮標的目數,浮標飽水後是剩下幾目,再修剪掉一點鉛片至原來的第九目,修剪後好標就會很穩定的一直維持在第9目讓你釣一天,但每天池水的密度都會略有變化,為了有好魚訊每次去魚池別偷懶一定要做調標的工作。 第三注意點-有趣的 一公分 調整 當線組都調整好開始作釣,當浮標傳來漂亮的頓點訊號,你可能揚竿頻頻空槍,這時就要釣貼底一點浮標調上,一般來說約0.5公分就會中魚,再往上至1公分時訊號會變笨,會抓不到老滑鯽的輕微頓點,不然就是老巴到魚,調整最完美的境界就是一目頓點,正中12點魚嘴不吞鈎,這一公分的調整要好好體會一下。 第四注意點-池底爛泥 大部份魚池底部經年累月的被A灑蹂躪與爛泥侵襲,底部可能是一層污泥,當魚中了幾尾在池底翻滾後,就會有下凹的情況,九目的浮標可能只剩兩三目,這時食餌深度不準了當然頻打空槍,此時可別像某釣友一樣做直接剪鉛片讓它上浮至九目的蠢事,你應該重新第二步驟測水深再調整浮標的深度,當調好後又是一尾活龍。 第五注意點-水位的變化 大多數的水池它都會有水位變化的問題,這道理跟爛泥底一樣,解決方法一樣別蠢到剪鉛片,該重新測底就別馬虎。在一天的段底活動中你可以發現,一堆釣客一天中頻頻的測水深推擋豆,道理就在此處,當以上的方法都試過還是沒用不中魚時,表示已經好招出盡見拙了(底段是所有日鯽嚴寒釣法的最後一招),早早納竿等待下次的機會吧!因為今天魚嘴很差 不是釣魚天。 你也可能會覺得調整到這樣程度會不會太誇大,其實不會,入門的釣客他再怎麼不會釣魚都可以釣到5-10%的好嘴魚,釣過魚的釣客他也可以掌握20-50%的嘴魚,但是剩下的50%的刁嘴魚才是你我要挑戰的目標,一個人在魚池包池時,魚是什麼餌都不會挑剔,十個人一起做釣時,魚就不會那樣笨的不長眼,當魚池坐滿七八成釣客時,會不會調整線組立刻很鮮明的表現出來。 宙釣的精髓在於餌料軟硬黏騷的調整,段底的重點在於線組的精細調較,段底調整的方式也適用於底釣兩soko。換上更細的母線號數,子線拉長改細,浮標調校精準,更細膩輕巧的揚竿力道與控魚技巧,黑目細微的頓點揚竿作合,這麼多因素都會直接影響到釣況,當你都可以掌控這些外在因素時,你會驚覺底釣段差是一項非常有趣的釣法 今年冬天底釣段差正等待你去體會,當那纖細的頓點已伴隨著冷氣團猛烈襲來時,它已開始牽動你的末梢神經。 天氣突然轉冷了,把這篇『底釣段差』釣法學起來,確保冬天魚妹還會來揪喇賽!

完整文章 »
漁庫百科

如何選配魚線

如何選用配置魚線也是有要領的。季節的不同、垂釣水域的不同、所釣的魚的不同,配置魚線的方法也不相同。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魚線的型號應與釣鉤、釣竿相匹配 短竿配小鉤、細線,長竿配大鉤、粗線,這是一般的原則。若是線承受的拉力過強,而竿子承重力小的話,釣著了大魚,竿子承受不了過大的拉力,就會斷竿。因此說,並非線越結實耐用越好,一定要與鉤的型號、竿的承重力相適應,即使斷線了,釣魚的損失也小;若線不斷而斷 竿,所受的損失就大了。 (二)腦線不可少 有些釣魚人爲了圖省事,不用腦線,而是在釣線上直接綁鉤,此法不可取。一是因爲腦線同釣線一樣粗,在水中易被魚發覺;二是若線斷了,連主線也會受損。 通常連接腦線與主線的是聯結環。其優越性是換線方便。如垂釣時斷了腦線,或鉤的型號不適應垂釣的環境,只要將連結環上的腦線部分換成另一條腦線就行了,不必更換主線。 腦線應比主線細一些。如用0.6號主線,腦線應用0.4號。細線,靈敏度高,在水中隱蔽性好。主線與腦線的粗細比差約爲一倍。 腦線多長爲好呢?短腦線不應少於5釐米,在淺水垂釣時,用的是短竿短線,其優點是動作快捷,腦線自然不應過長;但也不能過短。長腦線應不少於 20釐米,這是因爲腦線上段有鉛墜、聯結環,有的用雙鉤,兩鉤間又有一定距離,因此腦線應長一些,現在最時髦的台灣釣法和懸墜釣法,腦線都比較長。 長腦線傳遞魚咬鉤的信息更準確一些。這是因爲魚一旦發現了餌料,先是很謹慎地試探,用唇或鰭觸動魚鉤魚線,由於力度很小』所以在浮漂上的反應也 小,只有當魚兒大膽咬鉤,鉤掛住魚唇後掙扎時,浮漂才有明顯的反應。有了這種或上浮、或下沉的反應,釣魚人才能判斷出鉤上有魚了,這時提竿的把握性才大。 使用雙鉤時,因爲兩鉤之間有距離,魚在吃一隻鉤餌時不會碰到另一隻鉤,兩隻鉤若同時有魚,互相也不會影響,中魚的機會較多。若是短腦線,鉤子會互相干擾,影響魚咬鉤。 海竿用的是炸彈鉤,炸彈鉤上的線也是腦線,與主線用聯結環聯結。有的人爲了使每隻鉤都觸及水底,各個鉤所結的腦線長短不一,所以腦線通常在 5~10釐米之間。也有的用一根最長的腦線拴鉤,鉤上無餌,其作用是別的鉤若掛住了魚嘴,魚掙扎時,這只鉤可以刺人魚身或鰭部,使魚掛得更牢靠。 (三)不用老化捲曲的線 魚線是化工原料所制,使用時間長了會老化。老化了的線拉力差、易斷,因此魚線使用時間多爲一年。若使用頻率高,一年之內也應換線,否則經不住大魚的掙扎。 也不要使用已經捲曲的線,因爲捲曲成螺旋形的線反應的靈敏度降低,應及時換掉。 (四)選用優質線 魚線質量的檔次也有高低之分。正規廠家生產的魚線質量好。由於質量的差異,價格也有很大的差異。因爲釣線用量不大,所以不應吝惜,還是買高檔次的魚線爲好。這樣的線經久耐用,拉力強,斷線跑魚的概率自然小。 (五)魚線的長短 釣魚魚竿上用多長的線,是釣友們感興趣的問題。由於各地的釣魚習慣不同、所釣水域的大小深淺不同、所釣魚的種類不同,所以線的長度並沒有什麼統 一規定。正常情況下,青年人由於視力好,動作靈敏,多用較短的線,這個「短」指的是水面以上至竿梢部分的一段,有人叫做風.線,有的人用的風線僅 30~40釐米。短風線的好處是一旦浮漂上有魚中鉤的信息,提竿迅速快捷。台灣釣法就沒有這一段風線,而是將竿梢入水,從浮漂座至竿梢一段線是拉直的。而 老年人釣魚由於視力差、動作慢,風線可適當長些。 若在小池塘釣小鯽魚之類的魚,風線不宜過長;若水面較寬,釣點距岸邊較遠〔超過竿的長度〉,風線自然應該長些,線的總長度也應該長些。 (六)線的型號與拉力 線的型號有不同的叫法,有的以線的直徑(橫截面的直徑)來計算,如0.4號線,即線的直徑爲0.4毫米,這是現在用得最多的一種叫法。也有些地 區把0.4號線叫做「四十道」線;也有的以磅爲計算單位,以1米長的一段線所能承受的重量是幾磅就叫幾磅線,1磅等於0.45千克。   延伸閱讀 文章轉載自 瘋狂釣魚網

完整文章 »
海釣

磯釣裝備篇 – 磯釣要用多長的撈網?什麼是磯玉柄?

一般磯撈網是拆成網框、網子、磯玉柄,三個部分。通常都需要分開購買它們。 網框與網子必須事先組裝好,摺疊收納於竿袋內。到了釣場時再拿出與磯玉柄一起組裝使用。 市面上常見的網框大小,大致是40. 45. 50. 55. 60.公分,可依自己喜好,及對象魚種大小選購,普遍以50公分最為實用。 網框材質則有鋁合金、白鐵、樹酯、鈦合金可供選擇。鋁合金容易變形、白鐵容易生鏽、樹酯容易斷裂、鈦合金則單價較高。如果有心想長期從事磯釣活動,那高單價的鈦合金會是最划算的選擇。 磯玉柄是日語名詞,是指能伸縮的撈網把柄部分的稱呼,與網框和網子共同組合成磯釣用的磯撈網。 磯玉柄必須長於磯釣竿才方便使用。以6米長為標準,近來大廠主推競技5.5米,個人建議是最短不得低於這個長度。 在一些高堤防釣場則需使用8米以上乃至10米的長度才適合,不然的話一般釣場6米長已足夠使用。 沁過海水的磯玉柄相當容易卡節,導致伸縮不順暢,建議作釣完畢後,以溼布沾清水擦拭,在使用乾布擦乾,完畢後在竿節處上油潤滑保養。 文章轉載自 老鬼の磯釣筆記

完整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