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學釣魚 – 釣桿篇
釣竿篇
一、釣竿的分類
1、首先從材質來說,釣竿有玻璃纖維的,有碳纖維的,也有竹子的。現在大部分釣竿都是碳纖維的。
碳纖維桿是碳布捲起來的,好多廠商都會標註碳含量,比如40T、60T等,我們在購買釣竿的時候不要被迷惑,如果便宜的桿還標了60t或者80t的,那肯定是虛標的了!一般來說含碳越高桿越硬越輕,價格肯定也不便宜,但是同樣也越脆,所以新手比較適合含碳低的。
玻璃纖維的比較重,但是不容易斷。而竹子的就是竹子加工而成的,動手能力強的大神們比較喜歡的玩具。
2、從結構上來說,釣竿分為振出和並繼。
振出是所有桿一節節套在一起,作釣的時候從前面一節節抽出來;並繼則是所有桿都是分開的,作釣時一節插一節連起來的。
目前大部分釣竿都是振出,比較便攜,不容易丟失部件。
3、從功能來分,釣竿可分為手桿(長節釣竿和短節竿)、和車桿(海桿、路亞竿、前打竿、中通竿、筏竿等等)。車桿以後再說,這邊比較一下手竿和溪釣竿,手竿一般每一節的長度較長,2250px-3000px左右,而溪釣竿則較短,50-1750px左右。手竿因為長節的,所以同樣長度節數少,相對桿的強度就好;溪釣竿最大的好處則是便攜。
二、釣竿的數據
1、調性
所謂調性,泛指的是一支竿子的主要受力彎曲點,就是通常大家說的“三七調”。比如釣慢魚大魚,可以選三七~五五調;釣快魚小魚則可選一九~二八調。而一般來說,新手大部分是休閒釣,建議選二八~三七調的,適合大部分情況。
2、硬度
所謂硬度,指的是一支竿子的整體抗彎曲能力。魚竿不是越硬越好,當然也不是越軟越好。如果準備細線釣小魚,那麼要軟一點,軟桿比較護線。如果是釣快魚,那麼就要用硬桿,直接飛魚,同樣如果釣場障礙較多也要用硬桿,快速回魚避免掛底。
3、腰力(韌性)
所謂腰力,指的是一支竿子受力彎曲後的反彈力,也就是彎曲後為恢復本來的通直狀態而發出的力。我們在選擇釣竿軟硬度的時候也要注意腰力。釣竿硬度夠了,沒有韌性,那麼釣竿就跟木棍似的,很容易斷。而軟的桿子如果沒腰力,則像麵條似的。
4、強度所謂強度,指的是一支竿子抗折能力,強度越高竿子越不易折斷。它和釣竿的“硬度”無關,但受“調性”影響,可以說同樣硬度的兩支釣竿,調性越傾向於“先調”的釣竿越易折斷。碳纖維魚竿輕細硬,但是強度卻比不過玻璃纖維的。我們看魚竿的強度主要是看魚竿的釣重,最典型的就是頂釣值(指魚竿彎曲的角度固定為45度,釣竿往正下方彎曲,竿梢彎到握把的尾端水平位置,以千克測量魚竿舉重力,並不破壞竿子強度的最大值。)一般魚竿都會標註頂釣值,雖然不同的值代表桿不同的強度,但是我們也要注意的是,我們的釣組是一個整體,不僅僅是一根桿,所以我們能釣到最大的魚大小並不一定就是頂釣值,往往都會大於頂釣值,這是因為我們一般並不是直接飛魚,魚還在水裡,大部分的重量還是被它本身浮力抵消的!
5、重心
好多新手選桿的時候只關注桿的重量,其實更應該關注的是重心的位置。一般來說,好的釣竿重心應該偏向手的(桿把手),這樣我們手持的時候,就不會覺得頭重,手感會更好。而重心位置很大程度取決於桿的錐度,桿稍越細桿把越粗,重心越偏後,所以一味追求細並不可取。
6、長度
一般魚竿標準長度有2.7米(9尺)、3.6米(12尺)、4.5米(15尺)、5.4米(18尺)等,還有一些非標的長度3.9米(13尺) 、4.8米(16尺)等。
我們在選擇釣竿長度的時候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首先是根據釣點狀況來選擇。魚比較喜歡在深淺結合處停留,退可逃進深水,進可到淺水進食,而這種地形離岸的距離並不是一定的,那麼就要因地制宜選桿長度了。另外也要根據湖面大小來選擇合適的長度,比如普通小河溝裡垂釣,選2.7-4.5米的,大湖面或者水庫之類,則可選5.4米以上的。
(2)根據對像魚的體型來選擇。一般來說,如果能夠著的情況下,盡量選擇短一些的桿,畢竟短桿易操作。比如釣白條之類小型魚,那麼2.7米是首選;釣鯽魚之類中小型魚類則選3.6-4.5米;釣青魚鰱鳙之類較大的魚類,則選4.5米以上的,有些大型水庫博大物,好多釣友都會6.3米起步。
(3)根據天氣情況來選擇。比如冬天,魚會在深水過冬,那麼我們就需要選長一些的桿來釣遠釣深,而夏天夜釣的時候,魚靠岸進食,那麼我們要選短桿來釣近釣淺了。
(4)根據自身條件來選擇。桿的長度會影響到拋竿,越長越難拋,所以對於新手而言,應該從短桿練起,等掌握了拋竿要領,再逐漸用長一點的。另外,對於視力不好的人而言,桿長了,漂就看不清了。
上面講了這麼多,有些是網上找來的資料,其實對於新手來說,不必要全部都掌握,但是了解一下還是有必要的。
對於新手來說,我在其他貼裡回复的時候也說過,第一根桿不要糾結,網路或店面隨便選一根3.6米或者4.5米的,練習一下基本的操作,等熟悉了以後,再考慮買好一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