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子保存方法
如何保存活蝦 !
首先要探討活蝦的保存,應該先了解蝦子不適合生存的要件,
1. 高溫
2. 不潔的水質
3. 含氧量不足
4. 移動搖晃虛耗體力
5. 鹽分變化
其中1~3樣為環環相扣的點,循環的累積下,很容易導致整箱蝦子全翻。
因此針對這幾樣,將一一提出解決方式,讓蝦子能夠活的夠久。
保存活蝦還有許多方式,例如用濕毛巾蓋住蝦子放入冰箱使之進入冬眠狀態,
或者採用木屑加海水或是碎冰等保存方式,並不在此篇的討論範圍中,
本篇儘討論最基本的,養蝦水+蝦的保存方式。
相信不少人有到外島或偏遠地區釣魚的經驗,有時候會面臨打母光的時候釣具店還沒有開門的窘境,
畢竟不是每個地方都像中南部一樣有24H的釣具店有活餌供應。這時候就得在前一天先買好活蝦,
但買好後問題就浮現了,蝦子要保存到隔天且存活率要高並不是容易的一件事情,
但只要掌握好幾個要訣與方式,蝦子過夜並非難事。
1.蝦種
蝦種保存容易度沙蝦>白蝦=鬍鬚蝦,沙蝦是較容易保存的蝦種,但價格通常較貴,若預算許可,
保存過夜的蝦種應以存活力極高的沙蝦為首選,且沙蝦在水中的活力能維持較長的時間。
其中又以中等體型6~8公分的蝦體最易保存。
2.挑蝦
如果可以挑蝦,應選擇殼硬有活力且未受傷者,若無法自行選擇,則可以店家挑完後,
放入活蝦桶約10分鐘後,應該再確認蝦體狀況,挑選時應輕微撥動蝦體,若有快死或已死者,
應第一時間挑除,以免汙染水質。(蝦子有時剛入蝦桶容易呈現出假死或側翻的狀態,所以閒置一段時間後,
才能夠清楚的判斷究竟是暈眩導致蝦體側翻,還是真的快掛了)
3.保存容器
保存容器應以保溫效果越好的容器為首選,蝦子會因高溫死亡,也會因為高溫而加快代謝速度,
進而造成水質汙染,水質汙染後除了本身具毒素(對蝦而言)且因汙染而滋生的細菌也將加快氧氣消耗,
氧氣含量變少,虛弱的蝦子便開始死亡,接著便是無限的循環直到蝦子整箱死光。
因此活蝦保存首重溫度,以沙蝦為例(刀額新對蝦)其適應溫度為12-37度(大陸文獻多為19-32度),
不過適應溫度係指緩慢變化的溫度,而非短時間內由20度上升到37度。個人建議若要保存活蝦,
水溫最好是設定再15~20度左右,手觸摸水感覺冰涼但不冷不凍為原則。當水溫低於12度,
蝦子很容易呈現假死狀態,雖然假死狀態能夠保存更久(代謝極低),但也容易一覺不醒,
若控制不宜,隔天的釣遊就只能用死蝦了。個人曾經試過放入冰箱(約10度左右),
蝦子隔天全部呈現假死狀態,到釣場後約莫7小時(因水溫逐漸上升)才開始甦醒,陣亡率約1/3,
但剛甦醒的蝦子活動力不佳,若為了喚醒蝦子加熱溫度則又不易保存,因此讓蝦進入假死狀態,
並不是很方便的做法。
夏日要維持低溫,則必須仰賴良好的保冷器具,因此市面上販售藍色之一般蝦桶或快速取蝦桶,
藍色蝦桶因保溫能力太差,很容易變成一鍋熱水;快速取蝦桶則是密閉能力不足,移動途中容易溢水,
在溫度的保存上也不是很好,並不太適合拿來當作長久保存活蝦的器具。
因此購買時應選取可密封(只留打氣孔)的冰箱式蝦桶為首選。
最低階的藍色蝦桶保冷力差,不太適合作為長時間釣遊的裝蝦容器
此類型活蝦桶,保溫能力並非很好,且水容易從拉鍊邊溢出,不推薦此類型活蝦桶
4.供氣裝置
基本上只要有打氣加上低溫,其活蝦都可以生存的不錯,供氣裝置最重要的是持續性的電力
若要隔夜請給他一顆新的電池,以免一早起來只能望著死蝦興嘆,徒增遺憾。那麼供氣裝置是否氣越多越好,
答案是否定的,過多的氧氣會造成蝦子將體內髒汙代謝掉,反而會適得其反。市面上高級白蝦出貨前,
並非從養殖池直接撈起上車運送,而是放入打氣池中一到三小時(氧度含量極高)讓蝦子代謝將體內腸泥排出,
其蝦肉鮮甜沒有腸泥,因此一斤多上不少錢。從這點可以看出,若過多的氧氣,蝦子是會將排泄物排出,
因此反而會汙染水質。建議一般市售約300多元的打氣機,大約可提供7~11兩的蝦子存活,若高過於此數量,
則蝦活力明顯下降許多,時間越長感受越深。
5.水質維持與移動搖晃的問題
現今不少販售的活蝦桶裡面,都有一層蝦網,蝦網的好處莫過於讓蝦子有的地方可以抓住,
而非隨著水流晃動平白耗體力,再來則是在換水時能夠一次將所有的蝦子撈起,非常方便。
蝦桶若沒有可提供蝦子抓取的地方,在提著蝦桶行走運送過程中,一經搖晃蝦子會為了平衡
而努力的游動,導致體力虛耗,長時間下來將嚴重耗損蝦子的體力。
市售活蝦桶目前已經不少蝦桶都有加贈蝦網
不過蝦網這樣只解決了【移動搖晃】導致活蝦體力下降的問題,對水質維持上就沒有太大的幫助;
汙染水質主要汙染物來自於兩個部分,蝦體自身排泄所產生的汙染以及外來的汙染(就是你的手囉),
對於排泄物汙染水質,可以在活蝦桶底部加上水族箱常用的【網孔過濾海綿】,一般的厚度約為
1.5~2公分的最為合適,加上這層過濾海綿有兩個好處,首先是蝦子有地方可以抓住,且效果比蝦網好,
再來則是由於蝦子所再的水層被墊高了,因此排泄物主要會往下沉澱到下方水層,較不容易影響水質,
但要注意一點,氣泡石一定要在過濾海綿的上方。
自製的過濾海綿底墊,可以提供蝦子抓取休息,並把排泄物留在下方
再來就是來自於外部的汙染,首先人的手一到了釣場,東抓西碰難免會有不少髒汙,尤其是水面有一層油的釣場,
這些汙染會伴隨著用手抓蝦而汙染蝦桶,且人手的溫度也會因為抓蝦次數而逐漸提高水溫,這些都絕非好事,
因此自備一個小撈網撈蝦是必要的,雖然過程麻煩了一點,但也能確保水質不受外部的汙染。用過的蝦絕不要丟回,
用過的蝦不僅容易死,且也容易帶來外部的汙染。
可選擇適當大小的撈網,放置於蝦桶中,一來可避免汙染,另外手也不容易濕掉
6. 鹽度變化
中南部供應的蝦子,多數非養殖在純海水中,因此到了釣場如果要換海水,應採取批次少量的方式更換,
若一次更換大量海水,將容易造成蝦子無法適應,進而導致集體死亡;反之若想要藉由冰塊降低溫度,
應採用隔水降溫,最好用塑膠袋或是夾鏈帶包起,盡量不要讓冰塊溶化的水分降低養蝦水的鹽度,
若有蟲盒則將冰塊(或保冷劑)放置在蟲盒緩慢降溫才是最好的方式。要記住任何的鹽度改變都隱藏著風險,
虛弱的蝦很容易因此而死亡。
市售冰箱式活蝦桶,有些上方有餌盒,可以放置保冷劑與冰塊,避免降低養蝦水鹽度
做好以上幾點,基本上蝦至少放個一天不是問題,這邊整理一下結論,
1. 水溫不可過高
2. 死蝦要馬上挑出,避免汙染水質
3. 不可瞬間加入大量鹽水/清水
4. 注意電池電量,若供氣裝置的馬達速度慢下來,就應該要更換
5. 勿徒手抓蝦,可用小撈網等撈取,避免外部汙染
6. 讓蝦子在餌桶中盡量避免晃動,最好是有東西可以抓取以免體力平白消耗
(文章轉載自 釣魚新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