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 阿達利 釣組的使用變化!!
網路上有許多關於 阿達利 釣組的討論與說明…但是似乎都把他定位在釣很飄吃水面的魚時所使用的釣組!!
例如很多人會說釣烏魚…白毛時使用……
一開始學磯釣的我….第一個所學的釣組便是阿達利…..因為我的師傅(九孔明)是個走遍大江南北都只用阿達利在釣魚的人.不論是釣各個泳層的魚都是一樣!!相信與他一同做釣過的人都知道!!剛開始我還想說這老人家死腦筋..不懂得變化!!
剛開始的我也和大多數人一樣!!把阿達利定位在”飄”….水面…
接著每次釣到釣沒魚的時候….我就開始東搞西搞變換釣組….阿波….籤仔…嘶魯嘶魯….但是最終結果…釣最多魚的人還是師傅他老人家…(雖然能有理由說因為他是師傅..釣的比我多是應該的)
而他每次總告訴我一句話:”咖專ㄟ….咖專ㄟ….”
在此不是批評其他釣組不好….應該是說各有其優勢…想探討的是…如何專一在一種主要的釣組上面發揮到爐火純精.而不是到釣場每種釣組都拿來搞一下.卻無一專精!!
我將在師傅身上所學使用阿達利釣組時的變化做了幾點解說…
假設一開始以4B的麥桿做釣..
1.釣水面完全飄時…會先在阿達利釣組咬一顆2B咬鉛.接著中繼線部分咬一顆1B咬鉛(此顆咬鉛會咬在中繼線中間段部分)
2.要將釣組放到比水面略深一點的地方時.便將中繼線那顆1B的咬鉛往下天秤位置調整移動.使釣組能因為下拉的咬鉛.而潛到較深的位置(此時釣組還是在接近水面位置)
3.需在將釣組往深處送卻還是在接近水面的位置時.則是在絲腳長的部分加一顆1號咬鉛.使其一腳會在較深的位置一腳還是在較淺的位置
4.微量超負載(此部分開始便是開始讓釣組往更深層搜索魚兒的部分).此時會在中繼線的中間再加一顆1~2B不等的咬鉛.而這個時候做釣.麥桿會略微在水面下而非水面上.當釣組放出去遇到吸入流的時候.會很容易的跟著流吸入下去(往往這個時候最容易中魚拉竿)
5.中量超負載(此部分我把他定位是阿達利的斯嚕斯嚕).此時會將原先所加的1B或2B咬鉛取下.並將剩下的那顆咬鉛移至最下方.並在中繼線中間加一顆4~5B的咬鉛(必要時會將麥桿直接更換成2B或3B的).在這個時候做釣時.會以助投器(一般我們使用跳跳球)為目視的標點.方便知道釣組大略在哪個位置往哪流去.因為這時候麥桿.會慢慢整支埋入水裡.因為有麥桿的浮力在.所以釣組會以很緩慢的速度.漸漸往較深泳層搜索魚兒.此時候需注意遇到吸入流的時候.有時會有勾到地球的機會
6.高量超負載(此部分是當魚兒吃得很底部.或針對較底棲類的魚時).如第5點部分.在中繼線部分再增加咬鉛.目的是為了讓釣組躲過小魚.快速到達較深處底部.此時也一樣要注意別讓釣組鉤到地球
然而做釣時在控竿.控線是一關鍵.就得靠個人經驗的累積去體會了!!所以在流強或者流慢時.也需視當時之狀況做經驗調整.但是有一重點是皆須將釣組稍微叨著.而非放出太多滯線.放線時一手握竿.一收拉線慢慢視流水速度放線.當超負載釣組到達一定深度.須使釣組往水面上升時.可藉由叨著不放線.使其往水面上漂….
以上是小弟針對阿達利釣組在運用上的變化做片面的解說.如有不詳細部分.只能說是…..需意會而非片面之詞可完全道盡.畢竟還有很多媒媒角角是無法單一說明的!!
我的阿達利釣組…不加太多其他保利龍浮球.目的在操控上的變化較好掌控
(文章轉載自 yikai.c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