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筆魚(赤鯮)特徵介紹
赤鯮魚
一、赤鯮屬於鯛科,中文名黃背牙鯛(Dentex hypselosomus),其他俗名有赤鱆、赤宗、黃鯛、連子鯛。屬於棲息在50~250公尺沙泥底或土質海底的底棲型魚種,是以甲殼類、軟體動物、小魚為主食的食物鏈低階小型魚種。產卵量大,且一年有兩次繁殖期,野生群族量尚穩定。
二、臺灣的北方三島(彭佳嶼、棉花嶼、花瓶嶼)與宜蘭海域為主要漁場,在西部、南部與澎湖外海海域也可見到牠的蹤影;一般以延繩釣、陷籠、一支釣來捕捉赤鯮。
三、與赤鯮同科的盤仔魚(紅鋤齒鯛,Evynnis cardinalis),長相與赤鯮極為相似,但盤仔魚背鰭的第三、四棘會延長呈絲狀,而且身上無赤鯮的黃塊斑。
分布
本魚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日本、台灣、菲律賓等海域。
特徵
本魚體呈鮮紅色且帶銀色亮光,腹部白色。背鰭前方硬棘不延長呈絲狀,臀鰭第二、第三枚硬棘約略等長。體軀甚高且側扁,上下頜只有犬齒無臼齒,體側背鰭下方,有3塊金黃色斑點。背鰭硬棘12枚、軟條10枚;臀鰭硬棘3枚,軟條8枚。側線鱗片數46至50枚。體長可達35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