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鰱釣組與釣法分享
釣竿
建議中調性(L或M)(竿尖彎曲程度較適中)。避免使用硬調性竿子(竿體較硬,釣到大魚時較有機會凹斷)。而竿子的長度,基於遠投需要,約在八呎半~九呎半間較佳!
由於河畔雜草眾多,因此拋投、收餌時要特別注意,避免勾到雜草或障礙物。
釣線
1.5-2.0號的尼龍線或0.6-0.8號的PE線為佳。
魚餌
較上游可選用大肚魚、福壽魚苗,下游近出海口以福壽魚苗、小烏魚、蝦蟹幼苗為主。
也可以使用毛鉤(假餌的一種)飾帶式鉤型為主,偏小號數的毛鉤可選擇濕毛鉤、蟲毛鉤,材質最好是不鏽鋼鉤為佳,否則容易生鏽。
小魚毛鉤是垂釣大眼海鰱的主力款式。
釣場與釣時
海鰱為兩域迴游魚,因此生活習性與潮水的關係密切,海鰱多半於漲潮時由河口向上游移動,此時魚群多在河道中央或離岸較遠,所以不是海鰱不吃餌!只不過拋投的距離不夠,加上魚群分散,所以不易釣獲。
隨著潮水上升,河川水位增高,大眼海鰱便會朝向河岸方向移動。通常牠們會選擇河岸的潮目聚集,或湧入大排水溝、溪流注入河道處,而此刻也能清楚地看到水面不時有魚隻翻動景象。
漲潮時上升的海水會將河水堵住,形成貌似「河流停滯」的狀態,此時就餌的比例很低所以暫停作釣。
退潮時河川水流開始流動,加上大排水溝、溪水的注入,擁有充分的食物來源,魚兒索食便快速增加與集中,這樣的時間約持續兩、三個小時。可說是作釣的精華時刻
光線明亮度、水質清澈度等,也會影響釣況!光線方面,晨昏的退潮是最佳!正午前後較不合適,因魚兒的泳層較深。其實即便夜間,海鰱還是會就餌。
若清澈度較差的話,可改換顏色深邃毛鉤(如黑、紫、深咖啡色),還能有釣獲的機會。
釣法
海鰱的爆發力強,但沒有耐力。最多只能持續兩三分鐘,然後魚體就疲軟了。記住三個要點:輕餌、單鉤及釣線緊繃不鬆,基本上就能化解掉大眼海鰱的掙扎。但也有例外,例如說中鉤位置在魚的上唇骨板與口腔之間的薄膜位置,此處極為脆弱,稍微用力拉扯就能將其撕裂。
永遠將假餌維持在水體的中上層,假餌在貼近水面的泳層或水面上游,這是路亞海鰱的小訣竅,尤其是針對中小型的大眼海鰱。它們幾乎都在水面上活動,即使不是用假餌作釣,也要採用拖拽的手法控餌,而非觸底式操控。
毛鉤
濕毛鉤
蟲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