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磯釣捲線器
浮游磯釣使用紡車式捲線器,型號上標示為BBX(S牌)或LBD(D牌)。磯釣用紡車式捲線器型號約有1500、2000、2500、3000、4000型,這是根據線杯容量能捲滿多少號數的150公尺或200公尺(D牌)尼龍母線來劃分,不同廠牌略有差異。例如3000型的捲線器是指能剛好捲滿3號尼龍母線150公尺或200公尺(D牌),1500型則是1.5號尼龍母線150公尺或200公尺(D牌),依此類推。
紡車式捲線器依據煞車類型分為自動煞車和手煞車。自動煞車是靠調整線杯上方旋紐來決定自動出線的扭力值,順時鐘轉是增加,逆時鐘轉是減少。當中魚時,拉力超過設定好的扭力值就會把母線從線杯中拉扯出來,目地是為了緩衝拉力防止瞬間力道過大造成脫鉤或是斷線,還有增加魚逃竄時的阻抗力使其快速疲累。而剎車扭力要調整多少則取決於釣手個人的手法、經驗、竿子的軟硬、母線的材質、子線的粗細、以及對象魚而定。磯釣捲線器型號上註明LB(D牌)的是手剎車的意思,也是靠線杯上旋鈕來挑整扭力值,但不同的地方是多了一根食指控制的撥桿來決定是否剎車。當使用食指扣住撥桿往內壓做出如同扣板機的動作時,剎車才會開始作動,而放鬆撥桿則捲線器處於剎車待機模式,母線可以很輕易的被拉出線杯。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手剎式紡車式捲線器兼具有自動剎車和手動剎車兩種功能,型號上標示為LBD(D牌),D是自動出線的意思。靠食指控制撥桿來決定要用自動剎車還是手動剎車,一般是撥桿往外推到底切換為自動剎車模式,往內壓一格則切換成手動剎車待機模式,這樣的二段變化帶來豐富的可操作性,對於磯釣必須頻繁的操竿控線、反覆勾餌拋投有很明顯的便利性,因此LBD手剎式紡車式捲線器成為磯釣客的首選。LBD手剎紡車式捲線器的線杯一般都可以拆下來替換線杯,而不需要更換整個捲線器。入門者根據預算購買符合母線號數的捲線器即可,以2500型和3000型最為通用。熟練之後可以考慮購入不同型號的線杯來針對釣法和目標魚做切換。
二、磯釣母、子線
磯釣使用的母線分為尼龍和PE兩種材質,而尼龍線又分為浮水、沉水、半浮水(懸浮)三種,PE則分為編織線和混合線兩種。
尼龍線
浮水尼龍線內部是空心的蓮藕狀,比重低於海水密度,因此會浮在海面上,稱之為浮水線,外盒通常標示float字母。浮水線優點1、目視相當明顯,尤其以白色線為最。2、能有效避開水下障礙物防止洩線纏上。缺點有一、拉力值是所有線中最弱的,稍有損傷很容易導致斷線,須隨時注意及更換。二、容易受到風和波浪影響導致釣組發生錯位,必須頻繁操竿控線來克服。浮水線適合風平浪靜的釣場、潮流通暢的外礁及水下有障礙物的釣點。
沉水線是實心的尼龍線,比重高於海水密度,在海水中會緩緩下沉,部分釣手會利用此特性來施展全層和SURUSRU釣法,其結節強度和拉力值是尼龍母線之最。風浪過大時有助於穩定釣組,但必須注意的是容易纏到水面下障礙物和洩線過多導致壓沉釣組的問題。
半浮水線又稱為懸浮線,比重稍稍高於海水密度,號稱在緩流海水中會懸浮在海面下1呎左右。受到風和波浪的影響較小,綜合性能介於浮水線和沉水線之間,適合大部分座釣場合,是目前的主流用線,推薦入門者使用。
PE線
PE線是使用大力瑪纖維絲編織而成的布線,優點是同線徑拉力值較尼龍線大,代表在滿足拉力需求的同時PE線可以用比較細的號數,而越細的線拋投的距離就可以越遠。使用PE線的釣者經常感受到如同觸電般的顫動,魚隻中鉤後逃竄的一舉一動都十分清楚,那是因為PE線沒有延展性所以訊號的傳遞直接作用在釣竿上的緣故。缺點也是因為沒有延展性導致緩衝不足,中魚較容易脫鉤或斷子線。使用上必須斟酌力道的拿捏。PE線較輕也較軟,有易纏竿先和易打結的缺點。
混合線是針對磯釣所開發的專用PE線,它是為了克服PE線重量輕材質軟容易纏竿和打結的缺點,原理是在細尼龍線外包覆一層大力瑪纖維,使得混合線較傳統PE線來的硬質。實際使用上,混合線相較於傳統PE線有相當程度的改良,但拉力值明顯不如傳統PE線。也依然比尼龍線更容易纏竿。
碳纖線
碳素纖維絲透明、分子密度高、耐磨性強是作為磯釣用子線的不二選擇。一般建議使用號數比尼龍母線號數小,比PE線大。例如:3號尼龍母線配2號碳纖子線,1號PE線配2號碳纖子線。實際上使用必須配合地形,水色,目標魚種來做粗細調整。碳纖線有軟調和硬調,軟調水下動態較自然,硬調較耐磨。
海鹽跟紫外線都會降低線的強度。因此釣畢後把沁過海水的線段剪除,並且不釣時把線杯包裝避免接觸光源和定期更換母線,建議是半年換一次或是釣約50趟換一次。隨時保有最完整的強度,萬一中大物時才不至於斷線跑魚。
【線徑粗細的差別】
風波干擾:粗線>細線
遠投性:細線>粗線
釣組自然度:細線>粗線
強度:粗線>細線
目視性:粗線>細線
三、磯釣用魚鉤
磯釣專用的魚鉤有兩種,千又勾和グレ鉤(黑毛鉤)。
千又勾主要是針對大嘴巴和吃餌小心翼翼的鯛科魚種所設計,鉤身較細,魚吃餌時違和感較低。主流號數範圍是1~5號,部分款式有出小號千又鉤0.5~0.8號這是專攻臭肚、豆仔、烏魚用的。另外還有鉤柄開孔的管附千又鉤,適合給剛學釣魚的新手使用。千又鉤1~2號的大小最適合使用南極蝦餌,3~4號適合鈎活蝦,4~5號適合鈎螺。
グレ鉤則是針對小嘴巴,拉力又強勁的珊瑚礁魚種所設計,鉤身較粗不易被拉開。主流號數範圍是3~9號,3號相當於千又0.5號,9號相當於千又3號。另外還有比較不容易咬線的尾長グレ鉤,是長柄的款式。
其他常見的釣鉤還有伊勢尼、小磯、伊豆等,雖然是淡釣用鈎但拿來磯釣用也無不可。
市面上魚鉤雖然有五顏六色,但請先撇開魚是不是色盲,能不能判斷顏色差異這個問題,釣鉤實際上只分為反光型和自然型兩種類型。反光型也就是亮色系包括金、銀、紅金、紫金等所有在光線照射下能夠反光吸引魚隻注意的魚鉤,以及不會反射光線能夠避免引起魚隻警惕的自然型魚鉤,這類型的魚鉤顏色可以是黑色、白色、粉色、茶色等所有釣者覺得感覺良好的顏色。因此在使用哲學上,反光型應當應用在魚隻活性不高,目視性不佳,以及一切釣者需要目標第一時間注意到釣餌的作釣環境。而自然型則與之相反,乃是釣者希望目標魚不要注意到釣餌的存在,能夠毫無戒心當成誘餌一起吃下去。
魚鉤在選用上除了考慮釣餌種類及目標魚體大小外,當日魚隻活性和貓口與否才是選擇的關鍵。應準備一套各種號數的釣鉤來應付任何可能的狀況。
四、號數選用參考
以地形作為選用參考
港區:1500、1750型捲線器 尼龍線1.5~1.75# PE線0.6~0.8# 碳纖子線0.8~1.75#
野場:2000、2500型捲線器 尼龍線2~2.5# PE線1~1.5# 碳纖子線1.75~2.5#
外礁:3000、4000型捲線器 尼龍線3~4# PE線1.5~3# 碳纖子線2.5~6#
以目標魚作為選用參考(良型體格)
雀鯛:碳纖子線0.6~0.8# グレ鉤3#
烏魚:碳纖子線1~1.2# 千又鉤0.5~0.8#
沙格:碳纖子線1~1.5# 千又鉤1~2#
黑牛:碳纖子線1.75~3# 千又鉤1~4#
黑毛:碳纖子線1.5~1.75# グレ鉤3~4#
臭肚:碳纖子線1.75~2# 千又鉤0.5~0.8#
鸚哥:碳纖子線2~2.25# グレ鉤5~6#
吊仔:碳纖子線2.25~2.5# グレ鉤5~6#
白毛:碳纖子線2.5~3# グレ鉤6~7#
以釣餌作為選用參考
南極蝦M グレ鉤3~4# 千又鉤0.5~0.8#
南極蝦L グレ鉤5~6# 千又鉤1#
南極蝦LL グレ鉤7~8# 千又鉤2#
活蝦 グレ鉤9# 千又鉤3~4#
螺 千又鉤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