磯釣雀鯛攻略
雀鯛
一直是釣客討厭的魚,原因不外乎小、煩和賊,體型小毫無拉力,整群在海中出現瘋狂盜餌,賊賊的小嘴吞不下大一點的鉤子。通常文章討論是要如何閃避雀鯛,本偏要討論的是,如何釣雀鯛。
認識雀鯛
[原文引用WIKI ]
雀鯛魚類之魚族龐大,其棲息環境亦多變化,從潮池、潮間帶的拂浪區、珊瑚礁平台、珊瑚礁外緣、軟質海底道塊狀延食與沙地雜陳處皆可發現其蹤跡。其食性亦複雜,由喜群游性的浮游動物食者,高度領域性的草食者,到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的雜食者均有。雀鯛魚類具不很明顯的性別兩色現象,只有雄性在求偶期間,體色會加深。其生殖行為,通常有一定的求偶舞蹈來引誘母魚到雄魚事先造成的巢來產卵,產下之長橢圓形底棲性卵,通常由雄魚負責照顧及保衛工作。
簡單的說,從棲地來看基本上除非生態太差,否則多多少少都會有雀鯛的蹤跡,凡舉防波堤,野場甚至比較無汙染的港內,都看的到雀鯛的蹤跡。在水質較清澈的地區只要打個兩三匙ASA即可發現雀鯛的蹤跡。
就餌時間
雀鯛也是夜伏晝出的魚種,晚上無法釣獲,一般來說釣獲的最佳時間是日出後到下午之前,四五點過後由於天色漸暗,咬況也會持續下降,一般而言早上出太陽到中午之間最為適合(但並非各地都是如此)。
釣組選擇
[釣組]
推薦1 : 線檔──浮標──卡拉棒──鉛──尼龍扁擔──雙鉤
推薦2 : 線檔──浮標──檔豆──小八字環──五門鉤──咬鉛 (建議)
[浮標]
浮標建議以長標為主,風弱水靜時建議用約四到五分的孔雀長標做釣,無風無浪甚至可以考慮3分左右的孔雀標,若有風浪,則建議以一錢左右為佳,太重不好表示訊號,浮標應該細調到目的位置(而非水線)
[釣鉤]
釣鉤以小為主,小磯四號以下會比較適合
[釣線]
雀鯛不太挑線,但不建議超過2號線,因為粗線綁小鉤容易脫落
誘餌
ASA應採取輕量比重低的ASA,可選購膨脹比例比較高的ASA,但南極蝦非必須,可以打粉就好,若要做釣建議南極蝦剁碎一點,以免魚群跟著上上下下。
釣餌
南極蝦、蝦肉、海蟲、練餌都會吃,有時候連小卷都吃
總結
我個人會推薦使用倒吊釣組(釣組中推薦2的釣組),若無法自己綁五連鉤,可在釣具店購買。搭配五分孔雀標能夠放大魚訊,在連鉤最底部夾上2~3B的咬鉛來加速下沉,基本上釣雀鯛訣竅不多,首先釣組要敏,次要餌料要小;釣組若選擇散尾雙鉤,則不可太長,建議不要超過30公分(個人通常採用一鉤20公分,另一鉤25公分),以免在下沉途中被盜餌而不自覺,若選擇倒吊釣組也不可間距太長;餌料要小,南極蝦千萬別鉤整隻,只需要一小段包覆鉤子即可,練餌則選擇鉤在鉤尖,綠豆大小即可,若選擇海蟲也是一小段就好,多餘的餌料只會導致被雀鯛到餌。最後要注意的是水深,基本上雀鯛是上層魚,ASA一打都會浮上來,因此做釣深度不應太深,作釣深度以六十公分到一米五即可,太深的話不僅訊號難以掌握,起魚也不迅速。ASA則應該採取少量多次施打,建議為下竿前打一杓,等待一至兩秒後再把釣組拋入該點。若把握以上要點,基本上雀鯛已經是手到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