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用老鼠尾來做例子這一篇,老鼠尾可以釣三間 魚虎 曲腰 吳郭 十間 武昌 金目 石斑 瓜瓜 竹梭…等魚…
但我還沒使用時…卻鮮少人拿出來當主力的餌…甚至對它一點信心都沒有
路亞釣手常常會因為對餌的信心來使用一種餌….卻鮮少利用餌的特性來使用餌…
盲目的使用餌則是路亞新手常會發生錯誤之一…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呢?….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談…
1.對魚的認識
2.對餌的認識
從這兩者衍生出正確的邏輯會幫你成為稱成熟的釣手
釣場魚不會吃的變數非常多…如何快速了解影響較大的變數就是重點了…
假設我把餌丟到魚的最佳攻擊範圍內…加上對每一種餌對某一種魚最適合的操餌…那我才可以得知”某某魚較喜歡吃某某餌”.但…這個的實驗困難重重…
利用不斷的換餌去讓魚就餌…但就算魚就餌其實也無法代表任何意義(變數不僅僅是餌),但這卻是大部分路亞釣手通病
所以經驗的累積相對變得非常困難,這不只發生在新手身上,甚至發生在一些所謂PRO釣手身上,很多人就這樣被錯誤的邏輯給侷限住,限制了更寬廣的空間
簡單來說…釣到一隻魚的變數很多…哪一項變數影響到釣到魚或釣不到魚你真的知道嗎?
我用一隻水表的餌釣到魚…這樣的說法為什麼沒意義呢? 因為我不能判定是不是因為水表餌的關係才釣到魚…有可能是魚群非常多或活性非常高…或者是某個因素造成魚的就餌
所以我常說…要認識魚認識餌…再從這兩者去觀察環境判斷泳層判斷用餌…
老鼠尾其實跌破很多專家的眼鏡…但講穿了其實也只是利用魚的特性而已…要釣到魚其實很多時候根本還用不到餌的特性….那我講的話是否很矛盾呢? 其實會..也可能不會…聰明的你是否也可以想想為什麼呢? X9大阿….你是不是直接給你的標題打了一巴掌呢?
是因為老鼠尾才釣獲三間嗎? 我曾經示範改用貝克力的白色競技蝦…對於一開始寫的那些魚種具有一樣的吸引力….直接把顏色和用餌的變數給消滅掉…
餌的特性除了考慮到魚的問題之外…尚須考慮到環境的問題及釣手是否好發揮…
如果把我現在釣三間的老鼠尾釣組拿到壞朋友釣黑鱸…那情況可是很糟糕的…原因是黑鱸不吃老鼠尾嗎?當然不是…是因為池底的綠藻讓我大傷腦筋….
這樣的問題當然也會發生在野場…..明明知道魚在池底…但又知道他滿是障礙…如果是我我會想辦法讓我的釣組可以到池底讓魚就餌….而不會用水表餌相信魚會上來吃…除非我知道或相信魚會上來…
寫了這麼多….其實我想表達的是…..你有沒有把餌放到魚的最佳攻擊範圍內…其實這也是利用餌的特性最廣義的做法…操餌則是狹義的做法
如果想狹義的把餌發揮到極致……如何把不會吃的魚變成會吃的就是重點了
舉個例子: 弘城浮在水面上的黑鱸到近期我釣浮在水面上的吳郭魚…都是一般人認為不會吃餌的魚…但是我把他拉起來了…其實釣獲更多的三間和這個道理是一樣的…不是什麼餌多好用…而是你如何把餌應用好去配合魚的特性進而釣到魚. 但這些應該要等到前面所談的你可以做正確的判斷使用之後才去學習的進階方法
寫到這邊老鼠尾似乎變成廢物了…坦白講…用不用老鼠尾根本不是重點…但有一個重點讓我選擇老鼠尾…便宜…但有人一定會說…我釣魚虎為什麼要使用貴貴的K-TEN…其實有便宜的又可以符合我的要求我就會用便宜的….但我多加尋訪的結果是…沒有…但或許這又是我可以進步的地方了…
所以有人跟我說….自己不太會發揮那種餌的特長….
其實應該說….我不夠了解魚…也可以嚴格的說…我不夠了解餌….
不夠了解魚所以對於怎麼使用餌才會有那麼多的問號..不夠了解餌…所以怎麼製造魚咬餌的時機也充滿問號…
了解魚你自然而然就會知道某種魚會特別愛某種我們賦予在軟蟲上的動作或是偏好某種模式…進而使用你了解的餌去做到該做的事
這樣的回答…可以嗎? 呵呵 你不夠了解魚才是重點拉~~
好用的餌對我來說….或許是漂亮…或許是便宜…或許是”可以簡單的達成魚想要的動作造成魚就餌的事實”…或許還有更多更多…既然喜歡…我就會一次買很多…還有…一次買很多會比較便宜…呵呵 但我買很多的原因絕對不是要磨練出哪種感覺…因為我買很多一定已經是我已經了解且運用得當的東西…萬一買太多跟想像的不一樣可是會讓人發瘋的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