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服白毛的技巧
降服白毛的技巧
要釣某種魚,首要去了解它的習性。
大致上,白毛分為三種:一是俗稱「開旗仔」的,二是「闊腹仔」,三才是純正白毛。分辨白毛,這是從體形上的分辨;而其中的第二種「闊腹仔」,是唯一較雜食的魚種。在藻餌磯釣來講,白毛是較容易釣到的魚。因為它的警覺性,就是比別的魚差那麼一點點。它不會去選擇你所用的釣線,只要是它喜歡吃的東西,你用再粗的線它還是照吃不誤。
原則上,白毛是一種吃「素」的魚,當然,有時候它也會去吃些魚蝦之類的東西。釣上的白毛帶回去,開膛破肚,你就會發覺所言不虛。要釣白毛有三大因素是我們必須去注意的:習慣上,它是喜歡在有「浪腳」的地方覓食,它是借浪的力量,將生長在岩石上的「菜」打下來而撿食之。藉著浪的衝力,順著浪波,到岩石上大口的咬它喜歡吃的「菜」,然後要選有「浪腳」的地方。白毛吃餌跟別的魚種大不相同,別的魚是用「吸吞食」,但白毛是用「咬」的方法去吃它喜歡的東西。
針對其用咬的習性,就要用較特殊的掛餌方法。「菜」,有青苔(海髮絲)、紫菜、鹿角菜、紅菜、腳白菜、大葉青等。以青苔來講,俗稱「蔥管菜」是最好的一種,顧名思意,蔥管菜青苔,就是在海蝕平台上找那葉子中空的。鹿角菜跟紅菜,都生長在浪腳的地方,如果要前去拔,是需要注意浪,以免釣魚不成,反被魚釣走了。紫菜在選擇上,是以烏黑光滑為原則,時常暴露在岩石上,太陽下的那就較差。白毛最喜歡吃的,就是腳白菜,白毛看到腳白菜吃不到的話,心裡會很難過,所以釣白毛以此種菜餌最有效力,選擇上是比較嫩的,透明度高,整葉沒有被蟲咬過是最好的。大葉青普遍是用來當誘餌的,拔個一簍一簍的,以菜刀剁成細片,然後將其拋灑在浪腳下,讓海浪自然往外流,是放誘餌最理想的方法。
釣具選用
釣白毛要選用較硬的釣竿,相對的釣線就得用較粗的。
一般釣竿在三到五號之間,母線六至七號左右,子線五號以上不等。如針對大白毛,最好在鉤上綁一寸半左右的防咬線或鋼絲。在白毛吃餌的那一剎那,要用力的將釣竿往後仰收,白毛的齒床很硬,如果鉤子第一次沒刺穿齒床,很可能你在跟它拼到一半時,就會讓其脫鉤跑了。白毛拉力強,尤其在要浮出水面時,它習慣翻來翻去,這也是最容易脫鉤的時候。釣魚用鉤,在我是有分別的,葷餌類用白鉤,「菜」餌用黑鉤。
降服白毛用大鉤
釣白毛用的鉤子不怕大,這談到了掛餌的技巧了。前曾談到白毛的吃性是用咬的,而不是用吞的,針對這一習慣,我們就不需用小鉤而用大鉤。用大鉤好處多,可預防被咬到子線。白毛牙齒『快』的像老虎鉗,是眾所皆知的,五、六號子線小白毛都能輕易將其咬斷,用大鉤的另一好處,是上鉤後它所鉤的面積大,不易脫鉤。白毛是一種「拼到底」的魚種,它的拉力你可想而知,「抖」久了,如果你鉤到的只是一小塊,很可能那一小塊就讓你給拉上來,而魚還在海裡跟你道「莎喲那那」。用大鉤掛餌「切記」要將餌掛在鉤尖的地方,掛餌的方法不一,只要你能將餌掛得牢靠,在拋投時不掉了就行。
古人言「江湖一點訣」,講破不值錢,也許就是差那麼一點點。原則上釣白毛的地方,你已經選妥當了。那麼釣組也是你致勝的秘方。深淺度尤其重要,此溝的深度為何?那麼將你的深度調到此溝的三分之二深,子線長度不在此限。大多在溝裡釣白毛,子線不需太長。四呎到一噚是正確的長度,當然那要看溝的大小,溝小子線你可縮短點。還有一點提供給釣友的,那就是到海邊去釣魚,隨機應變是一訣竅。不論你對這釣場如何的熟悉,但天候潮水在變,你的方法也需隨著變。如果你的頭腦動得不夠快的話,今天你用這個方法在此大豐收,明天說不定你就會摃龜回去。
釣白毛講求的是要有適度的浪,相對的危險性是比較高,如果你對浪不甚了解,大浪的地方,最好少涉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