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磯釣入門》知識篇 – 如何選購一把好的磯釣竿?
市面上磯釣竿百百種,各家廠牌各種號數各種調性,在釣具店玲郎滿目的竿海中,如何選購一把最適合自己的磯釣竿呢?
對於入門者,我覺得以方便性、實用性以及易維修性這三點來作挑選是比較合適的。
一、什麼是磯釣竿?
磯釣竿顧名思義是磯釣專用的釣竿。「磯釣」運動以垂釣方式和對象魚種區分為(一)、針對中小型魚種等磯上物使用浮標來垂釣的浮游磯釣,也就是輕磯釣。(二)、針對中大型迴游青物、磯根物使用沉底方式來垂釣的重磯釣。一般我們稱呼磯釣竿的釣竿是指浮游磯釣所使用的輕磯釣竿,而重磯釣用的重磯釣竿,則是稱為磯投竿、石鯛竿或石班竿。
磯釣竿可依竿節收納方式分為伸縮式和並繼式,市面上以伸縮式為主流,並繼式磯釣竿除使用上較不方便外,售價也相當不便宜,而且數量稀少,如DAIWA『夢幻工房』。
伸縮式磯釣竿又依穿線方式分為外導環和內導環竿,內導環竿也就是俗稱的中通竿,除穿線需要額外的工具輔助外(鋼絲),釣竿進水後產生的線阻性也很讓人困擾,不利於需要控線的釣法。但是中通竿還是有它獨有的優點,即不會纏竿。這在夜釣以及無法控線(大風)的情況下是非常好用的。大部分外導環竿共有12顆(5.3米竿)及11顆(5米竿)導環,因操作簡單,使用迅速方便,因此成為磯釣竿的主流。
二、磯釣竿外盒標籤說明
關於『力距』,這是只有GAMAKASTU出品的磯釣竿才有標示的參數,這個數值代表釣竿持重平衡點距離握持點有多長。數字越少代表重心距離握持點就越接近,理論上手感也就越好,但是實際上還是要加上捲線器的重量才較為準確。『鉛錘負重範圍』是指使用重量範圍內的釣組是最適當的,1號約等於1錢,這個表標示負重1~3號,代表使用4號(錢)以上的釣組有可能會折斷竿先。『適用子線範圍』是指建議使用的子線範圍,圖標示0.6~2,代表使用細於0.6號的子線,用力揚竿會比較容易斷線,使用粗於2號的子線,弓引太用力可能會有斷竿的風險。
三、磯釣竿號數的差別?
磯釣竿是早期日本垂釣浮游磯釣對象魚黑鯛和黑毛兩大族群所使用的專用竿,所以設計上主要分兩種,即黑鯛竿和黑毛竿,當然黑鯛竿和黑毛竿不代表就是一定得拿來釣黑鯛和黑毛,這只是給這兩種磯釣竿類型作一個代表性設計方向而已。台灣地區因水溫較日本高,魚種豐富,不似日本磯釣以黑鯛和黑毛為大宗。台灣主要磯釣對象魚有黑鯛、黑毛、白毛、刺尾鯛科、臭肚、鸚哥等。內地和港澳地區則因大江大河入海口沿岸海水鹽度較低,所以主要以黑鯛、真鯛、七星鱸魚等這類廣鹽性魚種為磯釣對象魚。
黑鯛竿號數大致落在0號~1號之間,是以黑鯛這類大部分在緩流水域生存,泳力不是特別強的魚種作為攻略對象。黑鯛竿往往做的較細、軟、輕、竿先柔軟靈敏度高,這是為了針對緩流水域生存的黑鯛小心翼翼的性格,避免在啄餌時造成太大的阻力,和能夠捕捉到細微的魚訊而設計的。黑鯛竿中的0號竿是所謂的釣趣竿,一些經驗老到的釣客喜歡用0號竿來錘鍊操竿控線的技巧,0.6號竿是針對良型黑鯛35cm以上級,1號竿則是用來釣取50cm級巨型黑鯛。有些廠牌黑鯛竿做到1.2號乃至1.5號以上,這是針對特殊環境或是針對黑鯛中的大黑牛和大白格設計的。還有比0號竿更軟的00號竿,可以做為釣釣小魚也不失樂趣的選擇。
黑毛竿號數落在1號~2號之間,是以黑毛這類喜歡在急流水域覓食,游泳能力較強又喜愛鑽礁石的魚種作為攻略對象。黑毛竿做得較粗、硬、韌,目的是靠竿身強大的制動力化解魚的衝力,增加控魚的力度,使得在崎嶇地形中搏魚有較高的成功率。黑毛竿中的1號竿是針對良型口太黑毛30cm級、1.25號則是屬於競技用黑毛竿,1.5號竿是針對40cm以上大型口太黑毛和良型尾長黑毛、1.75號竿則是針對50cm以上大型尾長黑毛、2號竿則是挑戰60cm以上級巨型尾長黑毛和良型真鯛的跨界存在。但是實際上用傳統的黑毛竿來釣取尾長黑毛失敗率是相當高的,因為尾長黑毛,台灣俗稱的紅皮攏是一種中鉤後爆發力極強的魚種,釣者往往會被魚拉著跑,死命的頂住竿子直到斷線跑魚,但是換上較粗的子線魚又不咬。這不僅僅是尾長黑毛,包含50公分以上的大白毛、大鸚哥、大吊仔(刺尾鯛科)都是一樣的情形,使用軟竿無法hold住魚的衝力、使用硬竿容易斷線、使用粗線魚又不咬。針對這種情況,專用的尾長竿因應而生。
尾長竿號數落在1.75~2.2號之間,是以尾長黑毛這類喜歡在礁岩區覓食,吃餌貓嘴加上力量相當強勁的猛爆魚種作為攻略對象。尾長、白毛、鸚哥、豬哥、刺尾鯛在日本,這些類型的魚比較少,並不是磯釣專攻的對象魚,因此只有極少數的釣具廠商有針對這些魚種作出專用竿。要知道釣竿的重量是越重就越強,因此尾長竿普遍重達260~295克,跟一般的黑毛竿180~230克有相當大的增幅,卻又低於300克以上的青物竿。搭配上0.8~0.9極細的先徑,極胴調子的竿身設定,這樣的設計就是以極細的竿身加上極粗的竿壁形成所謂的細身肉厚,來使用2.5號以下的細子線搏鬥尾長黑毛。尾長竿中的1.75號竿是針對50~60公分級、2號竿是針對60公分以上級巨物,2.2號用在挑戰一生難以一遇的超巨物紀錄級的存在。
另外,有些磯釣竿做到2.5號~3號的稱之為青物竿,乃是針對真鯛以及鰹、魽小型青物等非主流磯釣對象魚。而4~6號就是以耍午、琉球黑毛、鲹科等中型青物為對象的大物竿了。有些磯釣竿長度超過6米,是針對特殊地形如藻磯討食坪設計的。磯釣竿長度以500、530這兩種長度最為常見,部分磯釣竿有作伸縮ZOOM功能,可從15尺伸18尺。
四、什麼是軟調硬調?先調子胴調子?
老鬼:「 如果這世界上存在完美的釣竿,那想必是一把中魚前是先調子,中魚後是胴調子的竿。」
磯釣竿有分先調子和胴調子,這是以各家廠牌的本調子竿(約3/7調)作為製竿標準來定義,比本調子硬和受力彎曲較靠近竿先的為先調子,比本調子軟受力彎曲較靠近手把座的為胴調子。各家廠牌的本調子竿皆是旗艦級的款式,以此作為標準來設計其他竿款。
先調子,竿先敏感,竿身較為硬挺,持重感通常比胴調子竿來的輕巧,返手快、操控性較強、起魚快速、手感清晰,魚中鉤時掙扎逃竄的一舉一動直達手心,但是一但碰到超過釣竿號數應付能力之外的巨物來襲時,會有被魚拉著跑的感覺,留給釣者反擊的殘餘空間較小,只能死命的硬頂,中大物容易脫勾斷線。整體屬於競技性的調性設計,適用於人多的環境及拼良型數量的釣魚比賽。知名的先調子竿代表有DAIWA的SMT系列和GAMAKASU的競技系列。
胴調子,竿先柔軟,竿身較為韌Q,持重感較重,過彎節力道順暢,粘性十足,反撥力強,中大物較不易脫鉤和斷線,魚隻掙扎的力量和抖動被竿身吸收,搏魚穩定性極高但是手感較為模糊遲瀉,起魚速度也較慢,適合享受搏魚過程和挑戰紀錄魚。知名的胴調子竿代表有SHIMANO的鱗海、GAMAKASU的阿天達。
如果你喜歡強硬竿身、速攻、引拔的快感以及魚路清晰手感的人來說,先調子是你不二選擇。
如果你喜歡Q彈竿身,閒庭信步之間大物手到擒來,軟竿細線搏大魚的人,選擇胴調子竿絕對不會讓你後悔。
至於軟調硬調則屬個人感覺,畢竟人的力量體格有差別,有的人覺得2/8調太軟非得拿1/9調才剛好,有的人覺得4/6調太硬,拉魚不過癮,覺得竿竿凹到手把節才叫好玩。實際上作為入門者不需要去挑選釣竿的調性,先徹底了解你的釣竿,知道要如何釣,去配合它熟悉它,只有60分能力的釣手是絕對試不出100分的釣竿的。
五、竿先的差異性:什麼是實心尾、空心尾、龍鳳尾、金屬尾?
實心尾;釣竿的尾一是實心的,在保證強度的前提下竿尾可以做到極細,並且柔軟,對於需要追求細線和敏度的釣法來說實心尾是最佳的選擇,但是也因為是實心的緣故,重量也是最重的,實心尾一釣竿皆有重頭的現象,對於握持感表現上比較不佳。
空心尾;釣竿的尾一是空心的,因為空心的原因,要做到相對實心尾的強度,勢必要做粗一點,而較粗的空心尾相對細的實心尾會來得硬挺一些,魚訊震動上的感度較好,對於操作較纖細的釣組,斷線率會高一些。空心尾最大的優點就是輕,使用空心尾的釣竿,手感持重表現是最好的。
龍鳳尾;釣竿的尾一是實心接空心的,擁有實心尾的敏度以及空心尾的輕量,因此龍鳳尾成為現在磯釣竿的主流,唯一的缺點就是強度不足,接合處容易斷裂。
金屬尾;釣竿的尾一是特殊合金製,因為是金屬的關係,因此強度很高,日常使用幾乎不可能斷裂,金屬尾比碳纖維實心尾還要細,也比一般碳纖維尾一感度更高。金屬尾釣竿使用久了,都會有金屬疲勞垂尾現象,但是不影響性能表現。也因為金屬材質較重的緣故,金屬尾釣竿長度通常都會比正常版來得短些,以DAIWA來說,普遍520與500的長度,持重感基本上與碳纖尾530相當。
一般磯釣竿除了金屬尾外並不會特別註明該釣竿採用何種尾一。因此,可以參考釣竿外包裝標籤上的先逕來判斷。通常磯釣竿先逕標示為0.8 mm左右的皆是龍鳳尾,適合使用輕量的釣組,尤其適合阿波釣法。而1.0 mm以上的普遍是空心尾,空心尾一般使用在2號以上的釣竿號數,部分會標示為遠征的款式,適合使用較重的釣組,如3錢以上的長標、浮花釣法等。DAIWA金屬尾外包裝上會註明*SMT的字樣,而0.6 mm 極細的先逕標示,正是屬於金屬尾的標籤。(*Super Metal Top)
六、新手該買哪一號數的磯釣竿呢?
以最常座釣的釣場類型來選擇釣竿號數。一般障礙物不多,釣座距離水面不高的地方,可放心選用小號數、輕量的磯釣竿來方便操竿和享受搏魚的樂趣。而在障礙物較多,易磨線易掛底,釣座距離水面較高的釣場,則建議選用較大號數的竿子來減少起魚的難度。以座釣環境來選擇釣竿號數,而不是以目標魚體型才是正確的思路。
許多釣友總是建議入門者就拿大號數的硬竿來釣魚,通常普遍是2號以上,認為手法技術還不成熟的情況下,容易造成斷竿。事實上,我並不建議。因為,拿硬竿斷竿的機率就一定比軟竿低嗎?排除一些便宜劣質產品,以一個信譽良好的廠商出品的磯釣竿來說,每一把釣竿包裝盒上都會註明使用的鉛錘號數和合適的子線範圍,在這個範圍以內想弄斷竿沒有那麼容易。除非買到竿王,不然99%斷竿的原因都出自釣手本身,不小心抑或是保養沒到位造成竿身碰撞或侵蝕脆化,尤其是拿下竿套伸收竿時最容易發生,其次是揚竿作合太大力或是捲線器收太快太緊導致浮標撞擊竿身,有以上情況發生時100號竿也照斷不誤。浮游磯釣是在學習如何操竿控線的過程中來不斷提升中魚率,而越大的號數對操竿控線的技術要求則越高,對新手來說不容易。以實用性及輕便性兼具的1號竿來作為選擇基準是比較洽當的,觀察一下你的釣場地形,如果容易掛底請+0.25號,如果釣座離水面超過一隻竿子高請加0.25號,如果對象魚是愛鑽洞類型在加0.25號。以上反之則+0。舉例:1.高堤肉粽底對象魚為黑牛:適合號數是1+0.25+0.25+0.25 = 1.75號磯釣竿。 2.港內沙底對象魚為烏魚:適合號數是1+0+0+0=1號磯釣竿。竿子長度500和530要選哪一種規格?我建議以530為標準,在日本,主流的選擇是1.5號竿以下是530,1.75號以上及釣魚比賽才是使用500的長度。基本上,作為一個磯釣玩家,普遍都會準備2隻或3隻磯釣竿來對應不同的場合和目標魚。其它類型像ZOOM竿和中通竿,因使用上較不方便及ZOOM處容易因操作不當斷掉則不推薦給新手。
七、買哪一個廠牌的磯釣竿比較好?
釣竿難免磕磕碰碰,因此建議選購信譽良好質量優秀、或是在地生產方便維修的廠商較佳,記住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在依自己的預算選擇適當價位的釣竿。
建議廠牌如下:DAIWA、SHIMANO、GAMAKASU、上興、豐益,前三是世界知名釣具大廠信譽優良質量優秀,缺點是維修要寄往日本等待時間較長。後二是台灣自有廠品牌,台灣製造維修快速方便。
至於其他台灣品牌大陸生產或是大陸、韓國竿,由於質量嵾差不齊維修也不易,則不建議選購。
磯釣竿價位區隔(※主觀意識,僅供參考)
2000元以下 外道
不具備實現浮游磯釣各項操作所需之性能之釣竿,竿身死硬沒有調性,廉價碳纖布捲製,塗裝低劣,導環廉價,捲線器座陽春,手感偏重,僅僅只有磯釣竿的外型,把它當作小繼竿比較洽當。
2000~3000元 初階
不完全具備實現浮游磯釣各項操作所需之性能之釣竿,調性普通,普通碳纖布捲製,塗裝一般,導環一般,捲線器座陽春,手感偏重,通常會購買此一級距者,對磯釣有濃厚興趣但是不想花太多預算者居多。
4000元~6000元 入門
部分具備實現浮游磯釣各項操作所需之性能之磯釣竿,竿身硬挺有調性,低T數碳纖布捲製,塗裝一般,導環稍好,捲線器座一般,斷竿免責書,達到磯釣竿合格門檻要求,適合真正想踏入浮游磯釣殿堂者。
例:上興《磯烈》、豐益《岩濤競技》、Daiwa《IMPRESSA》、Shimano《 Advance ISO》
9000~1.2萬 中階
具備實現浮游磯釣各項操作所需之性能之磯釣竿,竿身韌Q有調性,中T數碳纖布捲製,塗裝優秀,導環優秀,捲線器座優秀,斷竿免責書, 竿節對齊線。
例:上興《襲》、Daiwa 《MEGATHIS》、Shimano 《RAIARM GP》、Gamakatsu 《Eriness》
1萬6~2.4萬元 高階
具備實現浮游磯釣各項操作所需之性能之磯釣竿,竿身韌Q調性優秀,高T數碳纖布捲製,塗裝優秀,導環頂級,捲線器座頂級,斷竿免責書, 竿節對齊線、竿身防沾黏設計、此一級距為主流磯釣玩家首選。
例:Daiwa《TOURNAMENT》、Shimano 《FIRE BLOOD》、Gamakatsu 《ATTENDER》
3萬元以上 旗艦
具備實現浮游磯釣各項操作所需之性能之磯釣竿,竿身強韌調性極優,頂級碳纖布捲製,塗裝頂級,導環頂級,捲線器座頂級,斷竿免責書, 竿節對齊線、竿身防沾黏設計、廠牌次世代科技搭載,各家廠牌盡可能使用當時最高級的材料和技術製作為次世代釣竿標準的旗艦級標竿產品,N年出一代,適合收藏。
例:Daiwa 《VIP ISO》、Shimano《ISO LIMITED 》、Gamakatsu《INTESSA》
建議至少購買到入門級以上,如預算不夠,則可考慮二手。
文章轉載自 老鬼の磯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