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Category: 漁庫百科

0

如何選配魚線

如何選用配置魚線也是有要領的。季節的不同、垂釣水域的不同、所釣的魚的不同,配置魚線的方法也不相同。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魚線的型號應與釣鉤、釣竿相匹配 短竿配小鉤、細線,長竿配大鉤、粗線,這是一般的原則。若是線承受的拉力過強,而竿子承重力小的話,釣著了大魚,竿子承受不了過大的拉力,就會斷竿。因此說,並非線越結實耐用越好,一定要與鉤的型號、竿的承重力相適應,即使斷線了,釣魚的損失也小;若線不斷而斷 竿,所受的損失就大了。 (二)腦線不可少 有些釣魚人爲了圖省事,不用腦線,而是在釣線上直接綁鉤,此法不可取。一是因爲腦線同釣線一樣粗,在水中易被魚發覺;二是若線斷了,連主線也會受損。 通常連接腦線與主線的是聯結環。其優越性是換線方便。如垂釣時斷了腦線,或鉤的型號不適應垂釣的環境,只要將連結環上的腦線部分換成另一條腦線就行了,不必更換主線。 腦線應比主線細一些。如用0.6號主線,腦線應用0.4號。細線,靈敏度高,在水中隱蔽性好。主線與腦線的粗細比差約爲一倍。 腦線多長爲好呢?短腦線不應少於5釐米,在淺水垂釣時,用的是短竿短線,其優點是動作快捷,腦線自然不應過長;但也不能過短。長腦線應不少於 20釐米,這是因爲腦線上段有鉛墜、聯結環,有的用雙鉤,兩鉤間又有一定距離,因此腦線應長一些,現在最時髦的台灣釣法和懸墜釣法,腦線都比較長。 長腦線傳遞魚咬鉤的信息更準確一些。這是因爲魚一旦發現了餌料,先是很謹慎地試探,用唇或鰭觸動魚鉤魚線,由於力度很小』所以在浮漂上的反應也 小,只有當魚兒大膽咬鉤,鉤掛住魚唇後掙扎時,浮漂才有明顯的反應。有了這種或上浮、或下沉的反應,釣魚人才能判斷出鉤上有魚了,這時提竿的把握性才大。 使用雙鉤時,因爲兩鉤之間有距離,魚在吃一隻鉤餌時不會碰到另一隻鉤,兩隻鉤若同時有魚,互相也不會影響,中魚的機會較多。若是短腦線,鉤子會互相干擾,影響魚咬鉤。 海竿用的是炸彈鉤,炸彈鉤上的線也是腦線,與主線用聯結環聯結。有的人爲了使每隻鉤都觸及水底,各個鉤所結的腦線長短不一,所以腦線通常在 5~10釐米之間。也有的用一根最長的腦線拴鉤,鉤上無餌,其作用是別的鉤若掛住了魚嘴,魚掙扎時,這只鉤可以刺人魚身或鰭部,使魚掛得更牢靠。 (三)不用老化捲曲的線 魚線是化工原料所制,使用時間長了會老化。老化了的線拉力差、易斷,因此魚線使用時間多爲一年。若使用頻率高,一年之內也應換線,否則經不住大魚的掙扎。 也不要使用已經捲曲的線,因爲捲曲成螺旋形的線反應的靈敏度降低,應及時換掉。 (四)選用優質線 魚線質量的檔次也有高低之分。正規廠家生產的魚線質量好。由於質量的差異,價格也有很大的差異。因爲釣線用量不大,所以不應吝惜,還是買高檔次的魚線爲好。這樣的線經久耐用,拉力強,斷線跑魚的概率自然小。 (五)魚線的長短 釣魚魚竿上用多長的線,是釣友們感興趣的問題。由於各地的釣魚習慣不同、所釣水域的大小深淺不同、所釣魚的種類不同,所以線的長度並沒有什麼統 一規定。正常情況下,青年人由於視力好,動作靈敏,多用較短的線,這個「短」指的是水面以上至竿梢部分的一段,有人叫做風.線,有的人用的風線僅 30~40釐米。短風線的好處是一旦浮漂上有魚中鉤的信息,提竿迅速快捷。台灣釣法就沒有這一段風線,而是將竿梢入水,從浮漂座至竿梢一段線是拉直的。而 老年人釣魚由於視力差、動作慢,風線可適當長些。 若在小池塘釣小鯽魚之類的魚,風線不宜過長;若水面較寬,釣點距岸邊較遠〔超過竿的長度〉,風線自然應該長些,線的總長度也應該長些。 (六)線的型號與拉力 線的型號有不同的叫法,有的以線的直徑(橫截面的直徑)來計算,如0.4號線,即線的直徑爲0.4毫米,這是現在用得最多的一種叫法。也有些地 區把0.4號線叫做「四十道」線;也有的以磅爲計算單位,以1米長的一段線所能承受的重量是幾磅就叫幾磅線,1磅等於0.45千克。   延伸閱讀 文章轉載自 瘋狂釣魚網

0

­編織式浮標線檔之編織線選擇

上次跟大家簡單介紹了編織式浮標線檔,我使用了0.4號透明碳纖線作為編織線,在0.3號白色PE線(母線)上綁製編織結。有關編織線要用哪一種材質的線?? 要用多細的線來編?? 這回,我作了個比較,把日本Line System公司「へら完全仕掛PE」再拿出來看看(請見上圖)… 日本Line System公司「へら完全仕掛PE」採用0.3號白色PE線作為母線,編織式浮標線檔的部分,經過仔細「摸索」後,研判是使用與母線相同的線(0.3號白色PE線)來作編織線~ PE線比較軟,作好的編織式浮標線擋容易將線結縮起及再張開,方便調整浮標插座位置;而碳纖線比較硬,以0.4號來作編織線,稍嫌硬了些,作好的編織式浮標線擋比較不易調整位置,將線結縮起來上下滑動,略感緊澀,但理論上,碳纖線比重較重,釣組拋投後,浮標較能較快就定位。 彙總幾個結論,大家參考看看: 1. 依過去使用「へら完全仕掛PE」的經驗,使用0.3號PE線編織的浮標線擋,釣組就定位的情形已達令人滿意,各位可以放心採用PE線來編織,上下滑動調整也較為順手~ 2. 使用0.4號碳纖線來編織,線結稍硬、緊澀,故將編織式浮標線擋縮起來作上下調整時,建議是下過水,母線及編織結都潮濕的狀態,以減少線結滑動對PE母線的摩擦力,避免母線斷裂。這裡也可以搭配以下作法: (1)以更細的碳纖線(例如0.2~0.3號)來編織~ (2)編織時,力道放鬆些,不必編得太緊實~ 3. 其他結論:我發現我買的TORAY鮎用鼻環線PE0.3號(作為母線),其線徑似乎比Line System公司「へら完全仕掛PE」的0.3號PE母線,還來得細,目視約細20%,故想採用這個TORAY線作母線來釣魚的先進,請作好心理準備啦!(很細很細的線呢!萬一斷了,連寶貝浮標也可能落失~)到底這款線的強度能不能應付日鯽釣魚,有待實釣考驗~! 4. 至於尼龍線,我還沒有作測試,但理論上,尼龍線的性質(線材柔軟度、比重等)介於PE線與碳纖線之間,採用尼龍線,預想應會得出折衷的結論~ 以上,編織式浮標線檔之編織線選擇~可能較為主觀之評論報導,感謝大家參考收看~   註:本文所述的日本Line System公司「へら完全仕掛PE」,就是這個~ 延伸閱讀 編織式浮標線檔用法 文章轉載自 tsurihuang  

0

釣魚用「合金錘」新趨勢及「鉛錘」對環境的影響

有一陣子沒去釣具店了,趁著仕事結束的空檔,來逛看看有沒有什麼新東西~ 本來想買個子線剪刀當隨身備品,在展示櫃中掃視了一下,發現了釣研公司(TSURIKEN)出品的新玩意兒-「合金咬錘」,大家可能會想:「這是什麼怪名字,咬鉛就咬鉛,幹嘛叫它「咬錘」呢!???」 其實叫咬鉛習慣了,這兒改叫咬錘,我也不習慣,不過,這商品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它不是「鉛」作的啦! 包裝上有標示這是「スズ」的金屬材質,大概是「鋅」吧! (個人猜測是防銹的鋅,這裡順帶請教大家的見解)。此外,包裝上也說明了這產品的外表上有塗裝加工,能避免夾太大力時把線「咬斷」~ 商品全系列有7個重量,G7、G5、G3、G2、B、2B、3B,比傳統的咬鉛少了幾款重量~然而,這商品的設計出發點是運用在浮游磯(海)釣的,這幾款重量已經夠用啦! 個人認為,G3~3B的款式,也可以用在溪流的流錘飄釣~(沒辦法叫流「鉛」飄釣,你知道的…) 當然,這用在日鯽釣魚也沒什麼不行,只是若使用到3B大小的款式,圓圓造型稍胖了些,致水阻稍大一些,可能會小小影響了浮標訊號~ 在日鯽釣魚的領域,丸九公司有推出可替換式的合金錘~ 另一個大廠MORRIS公司的VARIVAS品牌,也有出合金錘,並特別設計能夠互相搭配的細軟管,這合金錘有切溝,可以作機動地重量轉換~   日本方面之所以會開始採用合金錘,主要是因為環境保護的想法興盛。我最近看了一篇日本部落格文,談到鉛對環境與人體的傷害: 1. 對人體而言,攝食到「鉛」這個重金屬,會產生感覺異常、神經損害、消化道損害、關節疼痛等症狀,而且這些症狀不是急性立刻發生的,而是在體內累積到一個程度後才會發生,有所謂慢性鉛中毒的說法~ 2. 對環境而言,廢棄的鉛沈到水底,會影響生物生長,例如鉛沈到珊瑚上,珊瑚會漸漸枯萎、死亡。底棲魚類在覓食時,也有可能吃到鉛,再透過生物鏈生存法則,讓鉛沈積在大魚身上,最後還是可能被人類吃進嘴裡。   總之,鉛的危害,釣人不可不慎,還在豪邁地用牙齒在線組上咬夾咬鉛嗎?? 捲鉛片後沾有鉛粉的手指有直接抓東西吃嗎?? 若是再為永續環境考量,讓後代子孫也可以開心釣魚,建議不妨採用這類「合金錘」製品來釣魚吧!!   以上,釣魚用「合金錘」新趨勢及「鉛錘」對環境的影響,稍帶心中感觸分享~謝謝收看蛤!~   延伸閱讀 前打咬鉛位置在哪比較好? 文章轉載自 tsurihuang的釣魚世界

0

淺談誘釣分離

最近好像迷上拍照,感覺傻瓜數位相機有點不夠用…好想敗一台單眼的來玩玩 不過,這跟今天的主題一點關係都沒有,這次的主題是下面這一個: 沒錯,主角就是這一桶看起來有點噁心的東東,別看它這樣,這可是關乎魚獲的關鍵(一講到魚獲,好像大家的眼睛忽然亮了起來…) 鑒於永康的釣友小承兄指出,格內關於a-sa的內容非常貧乏 事實上經由小承兄的提醒,cch也發現格子裡確實少了這樣的東西,既然是魚獲的關鍵怎麼可以隨隨便便混過去,故今天就以此為開端,從基本談起。 大家都知道”誘釣同步”乃浮磯的真髓,每次打a-sa一定要打在浮標附近,甚至以直接命中浮標所在為最高指導原則,其實這樣的做法不是不對,問題是拋出去的a-sa真的會乖乖聽話守在釣餌附近嗎? 答案很明顯,通常我們做到的是”誘釣分離”而非”誘釣同步”;看看下面這張圖: 拋出去的誘餌離我們預期的位置差距甚遠,這是為什麼? i比重的差異: 無論你的釣組多麼輕巧,與誘餌相比重量還是重很多,結果造成釣組下沉時的速度型態與南極蝦的漂浮下沉狀態完全風馬牛不相干;也就是說:釣組鉤子與a-sa各走各的路… =>此時可將鉤子換成較輕巧的小鉤或比重較輕的子線對應(簡單地說就是把鉤子換小號一點的啦) i道系的存在: 這應該是國小生的題目,受到母線牽引的釣餌與自然拋出的誘餌,其呈現的狀態當然不同;釣餌在原地打轉,誘餌卻越流越遠… =>恪遵打a-sa最高指導原則:打流頭,釣流尾(簡單地說就是想辦法讓誘餌流經釣餌) i不要忽略大自然的影響力: 海面上有風吹拂,海面下有潮汐潮水的流動,影響釣組狀態的係數多如牛毛,想要準確地掌握釣組與誘餌的相對位置? =>不要說不可能,運氣來了擋也擋不住… 本文只是個開端,下次有空咱們再談談配方與用法吧   延伸閱讀 狙擊黑鯛 – 誘餌篇 文章轉載自 cch1940

0

解析揚竿刺魚的技巧和方法

釣魚人最喜歡的一個動作,刺魚,對了,揚竿刺中魚的瞬間,無與倫比的感受,刺激,享受,下面我們來學習一下揚竿刺魚的一些常用動作及不同魚類的刺魚技巧。 一、揚竿刺魚的一些常用動作: 1、前推上揚式揚竿: 前推上揚式是目前最為普遍的一種揚竿方式,其一招一式循規蹈矩,但是由於動作機械,而且提竿的幅度大,容易過度消耗體力。 (1)持竿的手臂呈「V」字形,肘部靠在膝蓋上,身體前傾,眼睛注視浮標。 (2)發現魚訊后,作好提竿準備,信號出現后,手臂迅速前推,無論中魚與否,鉤墜都不能出水。 2、轉腕式揚竿 也叫抖腕式揚竿,是拉餌釣小魚的一種揚竿方式。因小魚的唇薄,又接近水面,力量大容易把魚嘴拉豁,也會中途掉魚。使用轉腕式揚竿,主要抑制力量,也能減緩抬臂速度,可有效地控制飛魚的角度。 要領: (1)持竿的手臂與前推上揚式相同 (2)魚訊出現后,手腕向內側輕輕一轉,刺魚動作完成。 3、後撤式揚竿 與前推上揚式用力方向相反的揚竿方式,特點是通過手往後帶竿來達到刺魚的目的,這種方式可以控制刺魚的力量,減少拉豁魚唇的幾率,通常用在 打浮,定層釣,飛鉛釣法等,優點是減小纏線。 要領: (1)持竿的手臂與前推上揚式相同。 (2)發現魚訊,手握竿手臂回撤刺魚。 下面我們來看看幾種不同魚類揚竿刺魚的技巧: 1.短軟竿垂釣鯽魚:在使用較短、較軟的鯽魚竿垂釣鯽魚時,揚竿刺魚的動作要「快、准、穩、柔」。具體的揚竿動作是:發現可以揚竿的魚訊后,大臂帶動小臂向前、上方上揚、前推(此時手腕不可隨之發力,尤其是不能向上方翻腕抖動)。只需將手臂舉至眼部高度即可,如果此時魚鉤刺中魚嘴,則釣竿呈現受力彎曲;如果沒有刺中魚,則鉤、墜不會飛離水面。 如果是使用細線、小鉤專門垂釣小鯽魚,揚竿刺魚的動作更需要減小幅度和力度,但是揚竿的速度和爆發力可以適當增加,以小幅度的手臂快速上提為宜。 2.長竿垂釣混養魚:使用長竿垂釣混養魚時,揚竿的力度和幅度都要較之短竿、軟竿垂釣鯽魚有所區別,此時的揚竿要點:捕捉揚竿魚訊要及時、揚竿刺魚要果斷、上推上揚幅度稍大些,手腕要貼緊竿把,不可上翻,以免不中魚時線、墜、漂、鉤向空中飛舞。 3.硬竿垂釣吳郭魚:施釣吳郭魚最大的揚竿特點是「兇悍」。吳郭魚的魚嘴極厚極硬,提竿時,需要加大力度刺魚,確保中鉤時不易脫鉤;於是在釣該魚種時,很多時候使用的都是自重很重的硬竿,配以較粗的線組,便於瞬間用較大力度揚竿刺魚。   延伸閱讀 吳郭魚的最佳釣餌? [contact-form][contact-field label=”名稱” type=”name” required=”true” /][contact-field label=”電子郵件” type=”email” required=”true” /][contact-field...

0

座插式竿架實際使用

釣魚時常常有困擾﹐萬一釣場沒有固定竿架的地方﹐或者找不到石頭把竿架壓住﹐那竿架怎麼固定﹖ 尤其釣水庫或一些土岸邊的釣場﹐如果不帶個改裝冰箱﹐那就只能像溪釣一樣﹐整天持竿﹔偏偏有些釣點腳路差﹐背冰箱實在危險﹐曾經想過在竿架尾端加個釘子﹐可以深插在土裡﹐那就妥當了﹗沒想到市面上真的有這種東西。 以下是傳統竿架﹐尾端是個斜椎﹐在大埤或休閒池還好﹐有地方固定﹐在野外就麻煩了﹔而且兩節式的設計﹐收納長度3尺﹐如果不用池釣竿袋﹐很難攜帶﹗   以下是新發現的竿架﹐尾端有兩把鋼釘﹐可以穩固的插在土裡﹐調節鈕可以調節竿架俯仰的角度﹐不像傳統竿架﹐角度固定﹐要調節只能卡石頭。 三節設計﹐收納長度58公分﹐可以輕鬆放在溪釣竿袋裡﹐300多公克重﹐完全無負擔﹐看照片就知道﹐還沒有我的貓咪大 實際試用﹐非常滿意﹐伸長後尺寸135公分﹐雖然比傳統竿架5~6尺要短﹐但經調整俯仰角度﹐使用上完全沒有困擾 重點是﹐一支竿架才120塊﹐價美物廉﹔好東西與大家分享﹗   延伸閱讀 淺談釣魚添加劑 文章轉載自 愛貓的釣魚人

0

海釣新手都要知道的漲七退三

何謂漲七分退三分? 見下圖:   潮水從”乾潮底至漲滿潮”時間約為6小時. 上圖我在圖中標示0~10的刻度, 那麽時間就可以很明顯地推算出來. 例如.. 潮水刻度停在”5″的位置, 時間當然是3小時; 刻度若停留在“2和3″的中間, 時間自然是1.5小時!   如果說..滿潮點在正中午12點整, 那麼”漲七分”的時間大約在上午10點; “退三分”的時間大約在下午2點. 因此, 作釣的黄金時間約為 am 10:00 ~ pm14:00. 海釣初學者把它記起來, 受益無窮啦( 老屁股則免 )!!   延伸閱讀 颱風天釣的到魚嗎? 文章轉載自 黑鯛大力丸

0

釣竿改裝DIY

前言 去年整理家裡﹐發現自己有支老釣竿﹐20多年了﹐ 跟我差不多年紀的釣友﹐應該記得有一種小甩竿﹐玻璃纖維的﹐ 電鍍絲道環﹐配一個塑膠捲線器﹐一組120塊﹐適合給初學者玩﹐ 但卻是溪流夜釣很實用的釣具。 我還記得這支竿子是剛考上大學那年暑假買的﹐ 那年跟幾個朋友上闊瀨釣魚露營﹐買了這支竿子夜釣﹐ 清一色的三角姑﹐半夜摘下溪邊野薑花的嫩莖煮湯﹐風味獨具。 一邊回憶一邊玩﹐結果發生大悲劇﹐釣竿把手是塑膠的﹐ 放太久脆化﹐揮著揮著就斷了﹗ 心裡很不舒服﹐一直動腦筋把它再生 。   步驟 用吹風機吹一吹﹐很容易就可以把絲道環擰下來 竿先環懶的擰﹐直接剪掉 就這樣好了 結果去掉竿把後﹐竿子只剩下120多公分﹐跑了好多家釣具店﹐一直找不到合適素材做竿柄﹐干脆直接用鋁合金硬車出來﹐還好這幾年在金屬加工業人緣不錯﹐有兄弟幫忙﹐用底下的簡圖就把我的竿搞定了﹐椎度是把竿子拿到公司用投影機投影﹐把大概的尺寸跟角度抓出來﹗ 買捲線器座﹐考慮到釣竿年歲已高﹐也許不適合連續拋投﹐所以放棄原來大絲道環路亞竿的想法﹐改成重柄烏鰡竿小絲道環﹐玩海釣場綜合池。類似龍蝦竿﹐竿柄重﹐所以跨在海釣場欄杆上﹐與釣線可以保持接近90度﹐敏感度比較高﹐也不容易因水流拖線而釣竿倒掉﹗ 我兄弟實在太厲害了﹐因為找不到合適內徑的鋁合金管﹐他干脆用實心棒鑽孔﹐竿底車一個尾塞﹔但因為竿柄太長﹐前端無法把椎度弄出來﹐所以改成兩截式。第一節前端做椎孔﹐後端做外螺牙﹐像螺絲﹔第二節前端攻內螺牙﹐像螺帽﹐後段是底塞。整支竿柄作陽極處理金色。再委託釣具店綁珠子跟捲線器座﹐大致完成了。 加工過程中竿身漆面有損傷﹐所以重新用郡氏無光澤藍黑色噴塗兩次 完成後全長43公分﹐拉出來後總長175公分﹐重約900公克﹐標準海釣場專用翹班竿﹗   哈哈哈哈﹐老竿重生了﹗從竿子斷掉到整支竿子弄好﹐前後花了約5個多月的時間﹐其實再買支竿子就好了﹐但就是喜歡老東西﹗   延伸閱讀 不用的遠投竿改多功能伸縮竿 文章轉載自 愛貓的釣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