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子釣魚大法
所謂的珠珠釣就是使用珠珠來當做餌料,然後在經過一定的誘導作用讓魚咬鈎,使用方法的話和路亞是長不多的,可以說是一種騙子的行為,騙魚上鈎。 1、對於珠珠釣的話,大多數是用來釣深水鯉魚的,很少可以用來釣其他的魚種,使用的方法也比較的簡單的,首先就是要找到合適的珠珠。 2、在挑選珠珠的時候,和在製作搓餌的時候是差不多的,一般的釣大魚的話用大一點的珠珠,帶小魚的話用小一點的珠珠,顏色的話根據當時的水質來決定,渾水就用亮色,水質較好的時候顏色可以淡一點。 3、在使用的時候,最繁瑣的就是掛鈎的處理,在使用珠珠掛鈎的時候和在使用餌料掛鈎的時候是完全不一樣的,這時候要根據魚鈎的大小來掛珠珠,因為珠珠中間孔的大小是不一樣的,要適當的合理才會比較好。 4、在掛的時候,一般是可以有兩種方法的,一種就是直接從魚鈎的地方將珠珠穿進去,這樣的方式比較的粗暴,也比較傷魚鈎,再有一種就是在搭配線組的時候,將珠珠當做組件事先的走魚線上穿過去,然後再放到魚鈎上,這種方式是最好的,不會傷害到魚鈎。 5、再有就是在使用珠珠釣的時候,打窩是必不可少的,還有就是垂釣的方式,一般是逗釣的方式,要讓珠珠活動起來,這樣才會吸引到魚的注意力,若是使用死珠珠的話,不能說釣不到魚,但是釣魚效果的話肯定是比逗釣的方式要差的。 上文就是關於珠珠釣的使用方法,某種形式來講的話,這樣的垂釣方式其實就是路亞,就是用假的餌料來誘惑到魚,但是至於魚為什麼會被騙到上鈎的話,釣友就比較困惑了,還需等待發現探索。

淺談誘釣分離
最近好像迷上拍照,感覺傻瓜數位相機有點不夠用…好想敗一台單眼的來玩玩 不過,這跟今天的主題一點關係都沒有,這次的主題是下面這一個: 沒錯,主角就是這一桶看起來有點噁心的東東,別看它這樣,這可是關乎魚獲的關鍵(一講到魚獲,好像大家的眼睛忽然亮了起來…) 鑒於永康的釣友小承兄指出,格內關於a-sa的內容非常貧乏 事實上經由小承兄的提醒,cch也發現格子裡確實少了這樣的東西,既然是魚獲的關鍵怎麼可以隨隨便便混過去,故今天就以此為開端,從基本談起。 大家都知道”誘釣同步”乃浮磯的真髓,每次打a-sa一定要打在浮標附近,甚至以直接命中浮標所在為最高指導原則,其實這樣的做法不是不對,問題是拋出去的a-sa真的會乖乖聽話守在釣餌附近嗎? 答案很明顯,通常我們做到的是”誘釣分離”而非”誘釣同步”;看看下面這張圖: 拋出去的誘餌離我們預期的位置差距甚遠,這是為什麼? i比重的差異: 無論你的釣組多麼輕巧,與誘餌相比重量還是重很多,結果造成釣組下沉時的速度型態與南極蝦的漂浮下沉狀態完全風馬牛不相干;也就是說:釣組鉤子與a-sa各走各的路… =>此時可將鉤子換成較輕巧的小鉤或比重較輕的子線對應(簡單地說就是把鉤子換小號一點的啦) i道系的存在: 這應該是國小生的題目,受到母線牽引的釣餌與自然拋出的誘餌,其呈現的狀態當然不同;釣餌在原地打轉,誘餌卻越流越遠… =>恪遵打a-sa最高指導原則:打流頭,釣流尾(簡單地說就是想辦法讓誘餌流經釣餌) i不要忽略大自然的影響力: 海面上有風吹拂,海面下有潮汐潮水的流動,影響釣組狀態的係數多如牛毛,想要準確地掌握釣組與誘餌的相對位置? =>不要說不可能,運氣來了擋也擋不住… 本文只是個開端,下次有空咱們再談談配方與用法吧 延伸閱讀 狙擊黑鯛 – 誘餌篇 文章轉載自 cch1940

解析揚竿刺魚的技巧和方法
釣魚人最喜歡的一個動作,刺魚,對了,揚竿刺中魚的瞬間,無與倫比的感受,刺激,享受,下面我們來學習一下揚竿刺魚的一些常用動作及不同魚類的刺魚技巧。 一、揚竿刺魚的一些常用動作: 1、前推上揚式揚竿: 前推上揚式是目前最為普遍的一種揚竿方式,其一招一式循規蹈矩,但是由於動作機械,而且提竿的幅度大,容易過度消耗體力。 (1)持竿的手臂呈「V」字形,肘部靠在膝蓋上,身體前傾,眼睛注視浮標。 (2)發現魚訊后,作好提竿準備,信號出現后,手臂迅速前推,無論中魚與否,鉤墜都不能出水。 2、轉腕式揚竿 也叫抖腕式揚竿,是拉餌釣小魚的一種揚竿方式。因小魚的唇薄,又接近水面,力量大容易把魚嘴拉豁,也會中途掉魚。使用轉腕式揚竿,主要抑制力量,也能減緩抬臂速度,可有效地控制飛魚的角度。 要領: (1)持竿的手臂與前推上揚式相同 (2)魚訊出現后,手腕向內側輕輕一轉,刺魚動作完成。 3、後撤式揚竿 與前推上揚式用力方向相反的揚竿方式,特點是通過手往後帶竿來達到刺魚的目的,這種方式可以控制刺魚的力量,減少拉豁魚唇的幾率,通常用在 打浮,定層釣,飛鉛釣法等,優點是減小纏線。 要領: (1)持竿的手臂與前推上揚式相同。 (2)發現魚訊,手握竿手臂回撤刺魚。 下面我們來看看幾種不同魚類揚竿刺魚的技巧: 1.短軟竿垂釣鯽魚:在使用較短、較軟的鯽魚竿垂釣鯽魚時,揚竿刺魚的動作要「快、准、穩、柔」。具體的揚竿動作是:發現可以揚竿的魚訊后,大臂帶動小臂向前、上方上揚、前推(此時手腕不可隨之發力,尤其是不能向上方翻腕抖動)。只需將手臂舉至眼部高度即可,如果此時魚鉤刺中魚嘴,則釣竿呈現受力彎曲;如果沒有刺中魚,則鉤、墜不會飛離水面。 如果是使用細線、小鉤專門垂釣小鯽魚,揚竿刺魚的動作更需要減小幅度和力度,但是揚竿的速度和爆發力可以適當增加,以小幅度的手臂快速上提為宜。 2.長竿垂釣混養魚:使用長竿垂釣混養魚時,揚竿的力度和幅度都要較之短竿、軟竿垂釣鯽魚有所區別,此時的揚竿要點:捕捉揚竿魚訊要及時、揚竿刺魚要果斷、上推上揚幅度稍大些,手腕要貼緊竿把,不可上翻,以免不中魚時線、墜、漂、鉤向空中飛舞。 3.硬竿垂釣吳郭魚:施釣吳郭魚最大的揚竿特點是「兇悍」。吳郭魚的魚嘴極厚極硬,提竿時,需要加大力度刺魚,確保中鉤時不易脫鉤;於是在釣該魚種時,很多時候使用的都是自重很重的硬竿,配以較粗的線組,便於瞬間用較大力度揚竿刺魚。 延伸閱讀 吳郭魚的最佳釣餌? [contact-form][contact-field label=”名稱” type=”name” required=”true” /][contact-field label=”電子郵件” type=”email” required=”true” /][contact-field

座插式竿架實際使用
釣魚時常常有困擾﹐萬一釣場沒有固定竿架的地方﹐或者找不到石頭把竿架壓住﹐那竿架怎麼固定﹖ 尤其釣水庫或一些土岸邊的釣場﹐如果不帶個改裝冰箱﹐那就只能像溪釣一樣﹐整天持竿﹔偏偏有些釣點腳路差﹐背冰箱實在危險﹐曾經想過在竿架尾端加個釘子﹐可以深插在土裡﹐那就妥當了﹗沒想到市面上真的有這種東西。 以下是傳統竿架﹐尾端是個斜椎﹐在大埤或休閒池還好﹐有地方固定﹐在野外就麻煩了﹔而且兩節式的設計﹐收納長度3尺﹐如果不用池釣竿袋﹐很難攜帶﹗ 以下是新發現的竿架﹐尾端有兩把鋼釘﹐可以穩固的插在土裡﹐調節鈕可以調節竿架俯仰的角度﹐不像傳統竿架﹐角度固定﹐要調節只能卡石頭。 三節設計﹐收納長度58公分﹐可以輕鬆放在溪釣竿袋裡﹐300多公克重﹐完全無負擔﹐看照片就知道﹐還沒有我的貓咪大 實際試用﹐非常滿意﹐伸長後尺寸135公分﹐雖然比傳統竿架5~6尺要短﹐但經調整俯仰角度﹐使用上完全沒有困擾 重點是﹐一支竿架才120塊﹐價美物廉﹔好東西與大家分享﹗ 延伸閱讀 淺談釣魚添加劑 文章轉載自 愛貓的釣魚人

釣魚觀念系列 – 釣魚十大禁忌
垂釣本是放鬆心情 悠然愜意的事情 利用空閑的時間走出室外 無論是 溪釣 池釣 水庫釣 灘釣 磯釣 船釣 路亞釣 飛蠅釣 野塘釣 拖釣 重磯釣 放長線 都是讓自己充分得到休閒的樂趣 但是卻不可以因為個人的因素 壞了整各氣氛 這當中包括了釣友本身的修為與釣德 以及身為一個現代的釣客應該有的觀念 在此與大家分享 下面這是釣魚十大禁忌跟大家分享: 一忌不分主次 垂釣的魅力眾所周知,魚迷、魚癡不乏其人。但是如果不分主次,把垂釣看作高於 一切,全身心地投入進去,未免會影響工作與學習。尤其是節假日總當「甩手丈夫」, 起早貪黑外出垂釣,勢必影響夫妻和睦、損害家庭關係。因為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 而垂釣只能是一項娛樂活動,可作為緊張工作之餘的一種精神調節和放鬆,若是把關係 搞顛倒了,就有玩物喪志之嫌了。 二忌貪得無厭 對廣大釣魚愛好者來說,釣有所獲是大家共同的心願。但我們有些釣者卻把收穫看 得過重,釣到的魚不論大小一律收進魚護,多多益善,恨不得一天之內把魚釣盡。這種 心態缺乏遠見,也不利於保護魚類資源,與垂釣的宗旨–健身與娛樂是背道而馳的。

很”賤”的釣法,你見過嗎?
見釣法,顧名思義,就是看見魚吃餌便作合揚竿。早期的溪哥毛鉤釣是見釣法與直感釣法的混合體,在台灣已很少見,我試過幾次,釣獲的數量有限。但約二十年前,曾在坪林開過一次眼界,有位五十多歲的婦人,雙手揮舞著雙竿,以毛鉤大釣溪哥,動作流暢俐落,令我嘆為觀止。 我把毛鉤改用土司餌,效果稍好一些,上鉤的主要是闊嘴郎、一枝花和溪哥,也曾釣過幾條兩斤左右的鯉魚。在外雙溪釣獲那條六斤的鯉魚,其實也是用見釣法。那條鯉魚已成了精,就餌時花招百出,全都是假動作,用胸鰭扇動餌料,口吐水流吹動餌料,瞻之在前,忽焉在後,望之在左,隱約在右,明明看到它叼著餌游開,揚竿卻落空,當它真正吃下餌時,反而動也不動;跟它耗了約一小時,才摸清它的騙術。 見釣法有兩種,一種是浮水的,一種是沉水的。溪釣的浮水見釣法釣組設計如下:母線0.6~0.8號,長度比釣竿短一尺;子線0.4~0.6號,長50~70公分;浮標是4~12號溪釣小浮標,視竿長而定,長竿即用負鉛重的浮標,正常調校浮標負鉛即可。 因為是浮水見釣,浮標就拉到母線末端,咬鉛集中在浮標下方;如此,負鉛只在水面下數公分,才不會把子線拉沉太多。釣餌要用土司才浮得起來,且不可揉捏至會沉水的地步,揮竿送餌後,要使餌與浮標之間拉成一直線,保持距離,子線有足夠的長度,魚兒才不會受到浮標驚嚇。且要適當地繃緊母線,見魚吃餌只要輕輕作合揚竿即可。 池釣的浮水見釣法大致相同,視對象魚而決定母線與子線的粗細,子線要加長至三尺甚至四尺,母線則比竿長短一尺或兩尺。用12號~16號的溪釣小浮標,但浮標要調校準確,方法如下:未綁上子線與釣鉤之前,將配鉛加至標體完全入水,只有標示桿出水(大致約露出三個色目)。垂釣時,若魚兒們不吃浮水的餌,則將土司稍加揉捏使能沉水,釣棚調至池水底部或更深處(標示桿出水三色目),使釣餌完全拖底亦可。 因為只有釣鉤的重量帶沉釣餌,線組下沉的速度極慢,有時釣餌會懸浮在半水處,魚兒很難判斷那團土司有無危險性。要領是,使整副線組保持適當的緊張程度,魚兒在釣餌沉水的半途來偷襲時,浮標會立即反應。若池水夠清澈,尚能看到沉入水中的土司,只要白色的土司突然不見就作合;若已無法看清餌,浮標的作用仍然在,這時就以浮標的魚訊為主。 我和老友去北宜公路岔路進去的釣禪埤垂釣,同樣是釣日本鯽,老友用傳統日鯽釣法,我用見釣法,釣獲比約是2:5,老友因此把見釣法稱為「很賤的釣法」,賤這個字眼在台語是用來讚賞人家「很會玩」的意思;老友知道我懂台語,不怕被我踢下水去。而且,我是用3號母線配2號子線,釣鉤是夾掉倒勾的小磯6號或千又(日語之黑鯛)1號,釣日鯽用這樣的釣組實在太誇張了;不須換釣組,以同法又可釣烏鰡和鯉魚,方便極了。 見釣法的主要精神在於,必須和魚兒的嘴巴比賽反應速度。休閒池的魚兒也很「賤」,只要發現不對勁,入口的餌立刻吐出;用很「賤」的釣法釣很「賤」的魚,正好。 鯉魚和烏鰡吃下餌就跑,當它們感覺到餌的後面還拉著一條釣線時,立刻就吐出餌,其間約有一兩秒的作合反應時間,還算好對付。 日鯽又大不同,它吃餌時不太游動,吸吸吐吐,採用傳統釣法時,浮標的顯示就是輕輕地上上下下,若有稍重一點的頓一下,就是作合時機點;問題是,釣休閒池很「賤」的日鯽,那種魚訊還是有七八成的落空。使用見釣法時,必須在日鯽吸入餌的同時就作合,反應時間很短,稍快則餌料尚未入口,稍慢它又吐出,垂釣時眼見則念動,念動則手揚,眼心手須連為一體。 在休閒魚池使用浮水見釣法,得留意一件事:若魚兒們要吃浮水餌時,幾乎全都到水面上來吃餌,對使用傳統釣法的釣友會有很大的影響,鄰近的釣友較多時,盡量少用浮水見釣法。沉水的見釣法,釣場水質要夠清澈,用正常的釣組設計或上述的見釣法釣組設計都可;總之,見到魚兒吃餌便作合揚竿,命中率在八、九成以上。 去坪林粗石斛和大舌湖茶園釣竹篙頭,我也常用見釣法,北勢溪水質極優,風平浪靜、光線充足時,水深十多尺處,仍可見到水底之魚兒和釣餌;這也是我特別喜歡北勢溪的原因。 九尺甩竿,以「浮水見釣法」在自家魚池玩玩「小」烏鰡 文章轉載自 傳說Tran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