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哪一掛? 談線與鉤的結法
(圖片出處:Owner) 幾乎所有釣人都知道綁鉤子有二種主流方法:外掛結 與 內掛結 在線結強度上,看過前輩測試將釣線一端以 外掛結 綁鉤,另一端以 內掛結 綁鉤,把二鉤繞過大腿互鉤後,大腿用力向外,將線撐斷,看斷裂處來比較線結強度,以多次測試取統計值,得出的結論是:外掛結 比 內掛結 的線結強度較強。個人也認為內掛結的體積較小,在快速纏繞綁法時比較容易讓釣線扭曲,故強度稍低。而外掛結的體積較大,平行卷纏繞使釣線扭曲較少,可能是強度較高的原因。 在綁鉤速度上,因為手勢配合關係,內掛結的打結速度較快,甚至有前輩練到能夠盲眼綁鉤,以對應夜釣視線不明的狀況,不過在へら鮒釣中,多是先將子線綁好鉤子,整理在子線盒中,除非是臨時子線鉤用盡,否則內掛結在此佔不到優勢。 個人慣用的是外掛結,你呢? 延伸閱讀 史上最強八字環結 文章轉載自 tsurihuang

萬用水草採集、釣法詳細解說
為何船塢會長出水草來,因每艘船在水裡與水面交接處都會因與水的長期接觸,水草自然而然依附其上沾粘而生,當船上船塢清洗前(可去採集),這些水草被強力水柱沖落滑至與水交接處的斜坡面久之,就生成大面積的水草來有些很滑溜臭肚很愛吃,尤其大臭肚的最愛因修補船隻會使用到化學藥劑與水草混之,除了水草受害外有些滑溜也會因此消失,變成澀澀的這時效果就差很多,在外岩只要有山澗下來小水溝與海水相接處也會產生水草,下雨過後水草的生長會超快,尤其海水來回的拖曳水草生長的地方除了船塢水泥地 一些肉棕(消波塊也會)石頭上海蝕平台的長條溝裡,在萊萊磯釣場附近一個平台上能發現4種不同的水草,在北海岸要看到水草最常見到的為和平島,和平島公園進去後不遠處,往右轉入九曲橋,一過有一大片這裡較多,下去還是要穿釘鞋,要往左則入停車場向前走去,有海水游泳池,水中可看到水草八斗子油庫外岩退潮時可與另一端長潭里圾垃場相連這裡算外,岩產的水草平浪橋橋下兩旁海蝕平台也最多釣客來,採集市界處外岩大岩石區也有石頭荻番仔澳漁港外岩平台,瑞濱就很多,仔細看都能看到,或找到比較有名欽賢國中海港旁平台,南雅小溪交接處石頭荻也很有名,延途的九孔池裡及外也會產生超長的水草,馬崗是水草的最大產區海蝕平台上常有職業婦女集體來採集,以剪刀一袋又一袋的取之回去包水餃煎餅等,順道說一下没時間採集或去找的話,瑞濱起點的第1排釣具店皇家釣具就有專賣釣用誘用等水草,以供没空者購買萊萊-鸚哥石-縣界都能看到或找到水草踪跡 找水草的方法 不是用看的,首先要抱着一趟路來了花了半天一定要有收獲的目標,穿上釘鞋帶着水桶盆子及袋子,有爪耙子的就帶下去記住一望無際多大都無關緊要,要再多也没用就算都看不到也無妨別人已採過,也没關係只要找着找着能在一條小小的小水溝裡找到没人採過的就够了這趟就没白跑了,這叫三千弱水只取一瓢不起眼的水裡別人也許也同樣放過所以那就是機會不可多得的機會,會有撿到寶的感覺 採集篇 手稍微張開入水草之間,當手指縫有感覺卡到水草時,再手指並攏出力夾住感覺像飛機入水再起飛這種方式,雖一次夾不多但卻是最佳方式,這種方式夾上來的水草大多直接可用,没有根没有土砂等及雜物就算有也會很少再一種方式用拔的,食中指拇指用旋轉方式將之拔起,這種是針對韌性強難拔的石頭荻,一次連根拔除水草的種類很多,太粗似米粉太硬似鐵絲都去除不撿,找圓型細如髮絲會冒泡泡的又直又長又細看了就想咬一口,在船塢裡的水草有些深綠色採起來會感覺糊糊的,它不一定是圓的也有扁的這種在野柳澳底等漁港都會遇到,是最佳超愛吃的水草,臭肚的最愛石頭荻在野柳與龜吼間的六角亭下去,石頭間所產即是大武崙海灘叉路下去的石頭間,也有九兄弟章魚泳池尾端縣界大坪等屬海蝕平台其中會混雜扁的的水草,或大葉青有一種輕輕一摺就斷,這種不適合釣臭肚可用來釣黑毛,用這叫黑毛荻,所以在採集時就要分開裝,採好後找清澈有流水的地方清洗換水,將雜質或砂土洗掉順將水草調整整齊,之後甩乾甩得很乾再放盆子裡,換用爪耙子大量搜刮做為誘餌,用這個比較不用講究記得別去採可釣的,非常浪費,就有失釣品採好後用鞋子踩將水去除,釣魚前先去找些海砂,記得帶把不要的菜刀將水草用菜刀剁細,再反刀背或以石頭將草汁打出放入砂土混合即可當誘 當釣餌使用時,可乾的直接掛鉤投釣或泡水,再用食中指展開以鉤去鉤出所要的量,一次掛多少不一定,視當天釣況魚的大小雜魚多寡,雀鯛也是很喜歡吃水草,烏魚、虱目魚、臭肚 、倒鯛、黑毛、白毛大多雜食性魚類都會愛吃,一天之中要多次換水,保持新鮮如魚一般,釣完後剩下的再次如剛採時一樣換水去雜質,調順甩乾,放盆子回去後披開透風,三五天內都還可用,如果要用海水養犆則1-2天就要去換水,或拿水回來換置冰箱下層 要冷凍的水草,必需選白露前後的水草,耐冬耐寒,回去後加粗塩(加粗塩後會變細)分裝小袋過冬,來年水草未出前使用,拿出來使用只能一次就告失效,一退冰就變色出味,能現採現釣效果最好! 垂釣篇 之前提過,誘餌以水草剁碎石頭打出汁,混海砂拌好,投誘同樣少許少許的下水草掛好後投出,浮標要選擇輕標在4-5分没標腳標尾細短,有些還只釣標尾的一小粒點這個點浮在水面,只要一閃即開槍,釣水草子線短 鉤要大,重點在浮標一動就開槍(隨時下誘隨時調泳層),没咬就調深吃假的就調淺大鉤的用意,在臭肚吃水草有時不是正吃的是側身咬,有在外岩釣的或港內岩石上,可看得到臭肚咬海中的各式水草是側身在啃咬,因此有時是會巴到嘴巴的,功力還不够就用小小鉤只釣正吃的狐鉤,石頭打出汁的用意無非讓水草的味道釋出引,臭肚群前來釣水草不用釣太深,釣淺淺即可,邊誘邊釣,砂會將誘帶下沉,但水草誘也是會飄魚漸吃漸上來,當然有些將水草混入紅誘或直接用紅誘,效果如何就看釣者的能耐,水草不是萬靈丹只是釣魚的其中一種方法『 補 充 』在船塢採集水草,等水位上升蓋過水草,穿襪子下去採,不會滑較好走 文章轉載自 c nxu

波止場黑鯛淺談
斷斷續續摸索了兩年的釣場,對偶而南部作釣的漁人次數不算多,每回作釣 總是會遇上不同的環境因素,標點區不同,水深、浪腳、流速就有落差,回 家後記錄當天的變化狀況,檢討流程上的缺失,因應下一次的挑戰! 記得前一回作釣因個人心態上偏差,在作釣流程中誘餌粉比例中,拌入過多南極蝦,導致初期咬口極佳狀態演變成,魚的咬口越來越叼,釣棚越吃越深,相對的在粽場中魚後斷線風險也倍增,下竿連四次咬口中魚,全數斷線收場,當天更換到平時不會使用的2.5號子線依然敗北! 問題其實不難,倒也讓漁人思考幾天…….. 魚很大? 線太細? 竿子不夠粗? 這些全部都不是答案….而是藉口…………. NO.1鹿港漁人在軟竿細線作釣這方面給了漁人很多的思考,以前或許這些 藉口能安撫個人的缺失,重新學習這一段日子後,慢慢發現〝作釣流程〞決 定了當天的釣果,回到流程上,標點的選擇浪、流、潮態等諸多條件,同一 處釣場也會有不同的選擇,以個人喜愛及習慣為原則,以往漁人也是目視判 斷水面潮態來選擇誘餌施打位置、配置釣組,或許是過度自信,在實際下竿 後總是覺得不對勁?加上後續觀察力反應不足,線組跟不上潮態變化。 另一個缺點就是誘餌施打!水面上的潮態並非等於水面下的潮況,單純以目 視來判斷,容易被誤導,造成誘餌下水後並不能與釣組達到同調,嚴重點會 跟你〝唱反調〞。 因冬季環境條件,黑鯛會來到淺場覓食,大量進食儲存能量準備產卵,粽場或 許不是對釣手有利的環境,但對於黑鯛卻是天然的餐廳,若加上冬季風浪掩護 黑鯛常常出現在意想不到的1-2尺水深覓食,比起深場漁人更愛淺場,既然粽 場地形複雜,掌握住水下地形就更為重要,漁人總會在作釣中去推敲出水下概 略地形,回家後繪製紀錄當作參考。 潮態的變化,因風、水位差〈潮段〉、潮日〈大、中、小潮〉就更難以掌握 ,仔細觀察同一處迴流區下竿,往往左右偏差幾尺釣組受潮的影響就會不同 ,既然施打誘餌,當然是選擇能將誘餌往外帶的潮區,才能利用誘餌外擴後 將遠處魚群誘集於標點作用,誘餌透過施打方式、頻率將魚群誘集到釣手預 設釣棚便於作釣,場能釣淺就不須釣深,魚能誘浮就不要誘沉!利用誘餌來 經營釣場,釣組設定便不需勉強向下伸張,作釣過程中增加掛底或是中魚磨 、割斷線的機率。 誘餌能將魚誘浮,釣組則不須長的狀態下,魚離開障礙區上浮淺層搶食,作 釣的風險因素相對下降,釣手只要抓準作合時機,將鉤刺入魚嘴即可,而力

磯釣常識誘餌篇,關於南極蝦的誘餌製作與掛鉤以及誘餌粉用法
先要了解誘餌運作原理,我們每次將誘餌灑進海水,誘餌便會藉助海水作爲一個媒體,再隨著水流將有食物的訊息傳到棲身岩石或回遊的魚類,當魚類接收到這訊息,魚便會朝著有食物方向尋找食物.所以我們打誘餌時先要估計釣餌在水中的位置,再配合水流方向和速度來厘定誘餌落點,節奏和份量要平均,能令誘餌和釣餌在水中會合爲之正確. *誘餌基本製作法* 首先准備好誘餌袋、南極蝦、蝦鏟、打水袋和誘餌粉,開誘餌前最好先將一半的南極蝦解凍,這樣誘餌會較容易製作。 誘餌粉可根據自己的釣法、喜好及對象魚而決定種類和數量。 將南極蝦放進誘餌袋中。請注意南極蝦的包裝袋不可隨處拋棄,開完誘餌後請放進垃圾膠袋中,以免破壞釣場環境。 將南極蝦插碎,插碎的幅度可根據釣法、作釣當日的情況及對象魚而決定。例如蝦多粉小、放流或對象魚爲回遊性的青物時可將南極蝦盡量保持原只,這樣效果會好一點。 (上圖:磯釣和餌方法) 加入事先准備好的誘餌粉。如需一次過製作大量誘餌時可分數次加入,這樣會比較容易混合和處理。 利用蝦鏟將南極蝦和誘餌粉充分混合。 將新鮮海水注入誘餌中和利用蝦鏟充分混合。加入海水時的分量最好是逐次小量,這樣誘餌的幹濕度會比較容易掌握,因不同種類誘餌粉的吸水程度會有所不同。 可以利用蝦鏟或用手取起小量誘餌觀察其效果是否理想。如誘餌過幹或過濕時可加入小量海水或誘餌粉再作調整。製作誘餌完成。 延伸閱讀 文章轉載自 閃文

有趣的沉底溜滑梯釣法
介紹一種另類的沉底釣法 給各位大大試試 人數一1人至多人皆適用 有默契的更好 分工合作 地點一各地防波提 橋梁都可 最好可以停車在旁邊 釣竿一15呎18呎遠投竿 2人用5支至10支都可 母線一夠粗就可 我用火線5號和 6號 釣鉤一我用16 18 20 22 24號鉤 其他 任你使用 子線一我依釣鉤大小來綁 用7號和10號碳千線2種 長度2呎 釣組數量一每號鉤各綁10組以上 我去文具店買5號夾練袋來裝 釣餌一中大捲 大白蝦 小魚兒 3種就夠了 釣法一釣竿力魯 可先在家組裝 穿過導線環 尾端綁上4B別針就可 然後可以出發去釣魚了

竿節卡死了怎麼辦 跟著這樣試試看!
剛好友站有釣友遇到竿節卡死的問題,我就把我自己回應的內容轉PO到常出沒的網站大家分享一下,也討論看看有沒有再更佳的方法囉!!! 竿節卡死有二個方法可以處理!! 振出竿(抽節)見到最多的是用”頓的”!! 也就是拿起卡住的那二節往地上快速搗下去,像以前玩甩炮那樣的手勢跟速度,拿去給釣具店處理幾乎都是用頓的,有的比較小心的店家會在地上放一本電話簿或是好幾本釣具目錄或是放橡膠墊,為了避免跟地上接觸的那一面會頓到開花。 為什麼用頓的可以解開呢?? 原理是,牛頓三大運動定律的第一運動定律,也就是慣性,當迅速移動卡住的竿節其中一節遇到地面或是阻礙時,速度瞬間降到零,另外一節還想保持原速,這樣的原理就會解開卡住的狀態。 我是不建議這樣做啦!! 越高檔的竿子碳纖布用越好、膠越少,也就越脆,這樣敲會裂掉,黑工的竿子有些很薄管,要小心!! 很恰巧的,這幾天逛釣具店剛好看到事故現場,也就是一支1號的GAMA頂級磯釣竿被釣具店老闆頓到尾二開花啦!! 馬上日幣11600開去!! 各位看倌,用頓的保險嗎?? 如果用的是並繼竿(插接),卡死不能頓,怎麼拆?? 我個人是第二種方法來處理,以前有在釣日本鯽魚,經常都嘛卡死,後來發現用束帶來解,算是最聰明也保險的方法,花一點點錢去買二條束竿帶,平常束竿子,卡住時拿來解套,那種束帶就是一邊是止滑橡膠,另外一邊是魔鬼氈的那種!! 請看束帶圖: 使用方法就是像下圖那樣,再看圖:下圖 :二邊都要各纏一條,下面如果順時針繞,上面的就逆時針繞,繞好之後就二邊一起轉,順時針繞就順時針轉,靠止滑橡膠的止滑力來轉開,一下子就解開了!!上圖是正確的繞法,下圖這樣就是NG了,因為鬆鬆的,怎麼轉也不會開。 DAIWA束帶使用說明~~ 前面提到的如果目錄上說有固著防止,那固著防止會長怎麼樣呢?? 每個廠有不同的處理方式,不管長怎麼樣,不外乎就是減少氣密效應跟摩擦咬死的情況,有人會找碴問說做固著防止會抽出來有密合度不好卡卡的聲音嗎?? 不會!! 買到的話,如果不是低單價的就是瑕疵品!! 來吧~~~ 補個圖,撈炳比較容易卡死,尤其像是高橋哲也那樣使用的方式,沒做固著防止鐵定卡死,就看撈柄的吧!! 請看,有做螺旋,有做凹槽切角平面… 近照特寫… 討論嘛!! 就是要找出症頭,然後對症下藥,方法百百款,萬宗歸一,這個討論,使用方法能夠讓咬合段產生可以抗拒摩擦力跟氣密效應,就可以解開卡死的情況。 當然,解開的過程會存在風險,這個就是使用者必須要去抉擇跟承擔。 繼續補充(應該大致上沒有翻錯)~~~ 下面這張圖是黑鯛工房的說明書,有買黑工竿子的人一定不陌生,其他廠牌的釣竿也是會有類似的說明書,這部份說的是收納注意事項關於固著(卡節)的處理,有分三類處理 ,也有注意事項跟細節: 第一類是並繼竿,找能夠止滑增加摩擦力的東西,二個人合作互相以反向旋轉拔出。 這個操作的時候,絕對不能抓導環,會轉下來。 第二類是有綁導環的振出竿,與並繼竿同要領操作,互相反向順箭頭轉並壓入。 第三類是沒有導環的振出竿,把手把節尾塞取下,把卡住以外及細的竿節拿掉。 再來垂直立在水平面像硬板子一樣的東西上,以元竿(手把節)為導向管來頓竿,頓竿時簡單的輕輕落下即可。 這個操作的時候,以平面的部分用花磚(地磚)鋪上瓦楞紙板來操作比較安全。 你的裝備庫需要更新了嗎? 文章轉載自 堤防行走人